乳头瘤病毒研究处于病毒学、肿瘤学和比较医学的关键交叉点。乳头瘤病毒(PVs)作为乳头瘤病毒科成员,以其显著的宿主特异性和在人类及众多动物物种中引发一系列病理的能力而闻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s)已被确定为宫颈癌、肛门生殖器癌和口咽恶性肿瘤的致病因子,而其他PVs在兽医领域同样造成重大疾病负担,影响家畜、伴侣动物甚至野生动物。尽管在PV分子生物学、免疫逃避机制和诊断方法开发方面取得进展,但早期检测、全面监测和有效治疗仍面临挑战。当前研究焦点集中于跨物种传播特性、病毒持续性机制以及基因结构相似的PVs为何导致临床结果差异等问题。近期研究凸显了生物标志物验证、即时检测技术开发及跨物种比较流行病学领域的知识缺口,凸显了整合人类与动物健康研究路径的迫切需求。
本研究主题旨在构建乳头瘤病毒研究的综合性平台,重点突破病毒致癌机制解析、先进诊断策略开发和新型治疗干预三大方向。核心目标包括:阐明PV感染、持续性与恶性转化的分子及细胞基础;推动检测技术创新与生物标志物发现;探索连接人类与动物健康的转化医学路径。关键科学问题涵盖:PVs如何调控宿主-病原体互作以逃避免疫清除;不同宿主物种适用的最敏感特异诊断方案;临床与兽医应用中新兴疗法的适配与开发策略。最终目标是通过跨学科协作研究,在癌症预防、疾病管理和公共卫生政策领域产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研究主题涵盖人类与动物乳头瘤病毒诊断、发病机制及防控的多学科研究,明确排除乳头瘤病毒科以外的病毒致癌或宿主-病原体互作研究。重点征集以下方向的学术贡献:PV感染、持续性与恶性转化的分子细胞机制;诊断技术创新、生物标志物发现及即时检测开发;人类与动物PVs流行病学研究及防控策略(含疫苗接种与公共卫生影响);抗病毒药物、免疫疗法和新型疫苗等治疗方案;利用动物PV模型指导人类疾病研究的比较转化医学;PV感染对家畜及伴侣动物的经济与兽医影响;资源有限环境下筛查预防的政策公平性与可及性研究。本主题同时接收综述、系统综述、原创研究、方法学及其他类型学术论文。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