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类风湿性血管炎(RV)通常发生于病程较长的RA患者或类风湿因子(RF)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水平较高的患者[1:1833–40]。RV的发病机制源于免疫复合物在受累血管内皮下层的沉积,这一机制在RF和anti-CCP水平较高的患者中更为显著[2]。然而,RA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炎较为罕见,文献中仅见少数关于颅内动脉炎表现为脑出血(ICH)的病例报告[3:e5175]。
病例报告
一名60岁埃及女性患者,无相关家族史,有15年类风湿关节炎病史(主要表现为小关节炎),无其他显著既往病史,因突发持续性头痛、言语理解障碍伴反应不当及与家人沟通困难就诊急诊科。查体显示生命体征正常,神经系统评估发现患者存在感觉性失语(系症状主因),其余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脑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通用电气公司,美国)显示左颞顶叶血肿(见图1),眼底检查未见视乳头水肿。
图1
A–D 脑部CT扫描显示左颞顶叶出血
经神经外科医师会诊,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方案。转入重症监护室(ICU)后,给予20%甘露醇静脉输注(100毫升/6小时,持续5天)作为脑脱水措施及神经保护治疗。系列脑CT显示出血灶体积稳定。ICU监测48小时后,患者病情稳定且未出现新发神经功能缺损,遂转至普通病房。
鉴于颅内血肿位置特殊,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操作使用西门子(德国)单平面神经血管造影机,结果显示双侧颈内动脉远端闭塞,通过新形成的血管网(新生血管)供血至双侧大脑中动脉。此影像特征符合颅内血管炎继发的烟雾病综合征(见图2)。
图2
A 颈内动脉(ICA)前位造影显示远端闭塞伴新生血管形成 B 左侧ICA侧位造影 C 右侧ICA前位造影显示远端闭塞伴新生血管形成 D 右侧ICA侧位造影
实验室检查显示:类风湿因子正常(12 IU/ml)、抗CCP抗体正常(4.3单位/ml)、C反应蛋白升高(14 mg/L)、红细胞沉降率升高(81 mm/h)、血红蛋白正常(12.9 g/dL)、白细胞计数正常(6120/mm³)、血小板计数正常(280,000/mm³)、凝血酶原时间正常(10.5秒)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32.4秒)。经胸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
患者数年前确诊RA,长期口服泼尼松龙5 mg/日及来氟米特20 mg/日,但治疗依从性差。经风湿病科会诊后,加用羟氯喹400 mg/日。住院1周后,患者头痛消失,失语症状部分改善(可理解简单指令并适当回应),准予出院。
讨论
结缔组织病常并发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s(脑血管疾病),但RA中此类并发症较为罕见[4:188–91]。RA患者发生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比例为1–8%[5:2004;43(7):920–3]。
RA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寰枢关节脱位、多发性肌炎、多发性单神经炎、周围神经病变、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类风湿结节及RV[6:69–79]。此类并发症最初多见于血清学阳性、病程长且活动性强、伴皮下结节及关节外表现的患者[7:361–3]。本病例血清学阴性,虽有长期活动性RA病史,但无既往关节外表现。
脑RV的神经系统表现包括偏瘫、局灶性癫痫发作、颅神经麻痹、视野缺损、意识障碍及认知功能下降[8:201–4, 9]。本病例因无其他出血风险因素,其神经系统表现仅为头痛和感觉性失语,系脑出血所致。
两项既往研究评估了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与ICH风险的关系,均发现RA患者ICH风险增高,且诊断后第一年风险最高[10]。23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RA患者出血性卒中风险为正常人群的1.68倍[11:943–50]。
烟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罕见神经血管疾病,特征为双侧颈内动脉海绵窦上段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及侧支血管形成。儿童典型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癫痫,而成人则以脑缺血和脑出血为最常见表现[12:288–99]。
烟雾病综合征(继发性烟雾病)的血管造影表现与原发性烟雾病相似,可见于脑血管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镰状细胞病及严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RA患者中烟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因数据不足尚不明确[13:1226–37]。本病例DSA显示烟雾病综合征血管造影特征,提示慢性颅内血管炎;且脑出血作为首发表现,与文献报道一致。
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伴随高发病率,且可危及生命。在类风湿性疾病管理中,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及定期随访对预防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