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行动起来!台风后灭蚊守护家人健康刻不容缓!

作者:范致远
2025-09-26 10:55:01阅读时长4分钟1594字
行动起来!台风后灭蚊守护家人健康刻不容缓!
公共卫生科蚊媒传染病台风后灭蚊登革热防蚊行动社区联防联控家庭健康水体清理物理防蚊驱蚊产品灭蚊幼颗粒剂生物灭蚊剂防蚊物资孕妇安全驱蚊公共卫生应急

内容摘要

台风后积水成为蚊虫滋生的温床,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激增。通过科学灭蚊和社区联防联控,能有效降低疾病传播,保护家庭成员健康。

台风天灭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健康,也影响着整个社区的公共卫生安全。近期,台风“桦加沙”侵袭,强降雨在多地形成积水,这为蚊虫滋生提供了绝佳的温床,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也随之激增。居民在居家避风时,更容易成为蚊虫叮咬的目标。不过,相关部门通过短信提醒、社区行动等方式,将防蚊与防风防汛同步部署,展现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前瞻性。

蚊媒传染病:你了解多少?

蚊媒传染病,就是通过蚊虫叮咬来传播的疾病,像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都在此列。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在蚊子体内增殖后,会通过叮咬传染给人类。蚊虫的生命周期中,幼虫需要在静止的积水中发育,所以,想要有效灭蚊,就得从源头阻断它们的孳生环境。通过科学灭蚊,能够降低疾病传播风险,保护家庭成员的健康,还能减少因疾病带来的医疗负担。居民积极参与“1130”行动(即每日1分钟检查容器积水,3分钟环境巡查),能形成社区联防联控的屏障,提升公共健康水平。

台风后蚊虫滋生与防病原理大揭秘

台风过后,容器、低洼地的积水会成为伊蚊的孳生场所,而伊蚊正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你可能想象不到,仅仅一个矿泉水瓶盖里的积水,就可以孵化出数十只蚊幼虫。登革热的传播路径可以用“病毒宿主→蚊虫→人类”这个三阶模型来表示。有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台风季登革热的发病率较平时升高2 - 3倍。台风后3 - 7天是关键防控期,因为这时蚊虫进入成虫活跃期,提前干预能够阻断传播链。

全方位灭蚊实践方案大公开

居家积水清理行动

我们可以列出一个“积水排查清单”,像花盆底盘、储水桶、废旧轮胎等都要仔细检查。操作时,遵循“倒(倒净积水) - 清(清理容器) - 盖(加盖防雨)”三步法。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使用灭蚊幼颗粒剂;生物灭蚊剂也是不错的选择,要注意按照使用规范和安全剂量来使用。对于阳台绿植爱好者,“托盘沙养法”是个好办法,在花盆托盘铺沙吸水,能抑制蚊幼发育。

物理防蚊屏障构建

安装纱窗纱门、更换50目防蚊阀是很好的环境改造措施,50目是防伊蚊的最小孔径标准。香茅草、食醋等植物有一定的驱蚊效果,不过和电热蚊香液相比,驱蚊效率有所不同。我们可以采用“植物 + 物理防护”的组合方案。社区可设立防蚊物资共享点,提供灭蚊喷雾、可降解灭蚊贴等,要了解清楚申领和正确使用方法。

融入日常的小贴士

“1130”行动可以进一步分解,把每日3分钟排查细化为“晨检阳台、午检储物间、晚检厨房”。企业可以将积水清理纳入台风后复工检查清单,这里为大家提供“工位积水自查表”模板。对于孕妇,可以设计“安全驱蚊三件套”,即长袖长裤 + 蚊帐 + 驱蚊手环(如含柠檬桉油成分)。

个性化建议与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

社区网格员需要巡查公共区域积水,独居老人行动不便可以申请上门清理服务,养宠物家庭要注意驱蚊产品对动物的安全性,这些人群都要重点关注灭蚊行动。

禁忌与慎用人群

孕早期女性禁止使用含拟除虫菊酯的电热蚊香;皮肤破损处禁用某些驱蚊药膏,比如含避蚊胺成分的;蚊虫密度极高区域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空间喷洒。哮喘患者使用电热蚊香时要保持通风,过敏体质者试用新型驱蚊产品前要做皮肤斑贴试验。

常见误区辟谣

“被蚊子叮咬 = 感染登革热”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只有携带病毒的雌性成蚊叮咬才会传播疾病,但我们还是要积极防护。“暴雨后7天内不会出现成蚊”也是误区,从幼虫发育周期数据来看,台风后第4天蚊虫就进入成蚊活跃期了。

风险与应对

清理地下室积水时,使用抽水泵要注意通风,防范一氧化碳中毒。过度使用驱蚊产品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建议单次使用不超过2种产品。如果出现突发高热(>39℃)伴头痛、眼眶痛等疑似登革热症状,要在2小时内就医。

行动起来,守护健康

核心要点再次回顾一下,台风后3天内要完成全面积水清理;每日执行“1分钟容器检查 + 3分钟环境巡查”;高危人群优先使用物理防护,如蚊帐、纱窗;出现疑似症状要立即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家庭清理10个积水点,就能让社区蚊虫密度降低15%!从今天开始,让我们把防蚊行动变成守护家人健康的日常习惯。大家可以立即检查家中5个易积水容器,像阳台水桶、空调滴水盘、废弃罐子等;可向社区领取防蚊检查表,记录每日清理情况;留意社区发布的蚊虫密度信息,及时调整防护等级。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健康保驾护航!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秋季养生别愁啦!建议试试吃板栗补身体!
秋分养生牢记1碗粥15分钟3次放松,健康不迷路!
这个秋日一起开启自然养肌计划,养出润透发光肌!
秋分前后的“燥”有啥不同?该咋应对?快来看!
秋分养生建议:增酸润燥、早睡运动,迎接秋冬!
秋季想科学进补?快跟着牛肉开启滋补之旅!
6月龄婴儿、学龄儿童、老年人,秋季流感疫苗咋选?
秋分必吃6种碱性水果,健康吃法大揭秘!
秋季必学!4种碱性水果晒干法,从秋吃到冬!
行动起来!一杯竹蔗茅根雪梨茶搞定秋季润燥!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