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卡喉用‘土方法’致肠穿孔,这风险你知道吗?

国内资讯 / 热点新闻责任编辑:蓝季动2025-11-08 09:20:0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195字
异物卡喉时用吞饭团或喝醋等土方法可能导致肠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后果。正确应对异物卡喉应立即停止进食饮水并及时就医,内镜取出是常用且安全的方法。
异物卡喉土方法肠穿孔腹膜炎吞饭团喝醋内镜取出及时就医食道损伤消化道异物老年人儿童急救培训医疗手段处理原则
陈先生卡喉用‘土方法’致肠穿孔,这风险你知道吗?

2025年11月7日,杭州陈先生误吞甲鱼骨卡喉后,用吞咽米饭“自救”,致异物刺穿乙状结肠引发腹腔感染。一周后他腹痛就诊,发现肠穿孔及弥漫性腹膜炎,经手术切除病变肠段转危为安。该事件引发对异物卡喉处理误区的关注,此类因错误自救导致消化道损伤的病例在老人和儿童中高发。

异物卡喉用“土方法”,致命风险知多少?

很多人在异物卡喉时习惯用“土方法”,但危害极大。像吞饭团或馒头,强行吞咽会推动异物刺入更深。陈先生的甲鱼骨就从咽喉被推入消化道,最终穿透肠壁。其他案例中,鱼刺、骨头等尖锐物还会划伤食道、胃或肠道黏膜,导致穿孔、出血或感染。喝醋软化也不可取,它仅对表层少量醋酸有效,无法触及深部异物,还可能灼伤黏膜加重损伤。催吐或剧烈咳嗽也有风险,不当操作会使异物移位,食道异物可能刺入大血管引发大出血。陈先生轻信“土方法”,延误就医,让异物从咽喉到肠道,6厘米甲鱼骨的不规则形态加剧穿孔风险。医生强调,异物卡喉后拖延超24小时,感染扩散风险升高3 - 5倍。

消化道异物危害大,病理机制是啥样?

异物在消化道有不同迁移路径和损伤机制。它可能卡在食道狭窄处,如主动脉弓压迹、膈肌食管裂孔,也会随胃肠蠕动到肠道弯曲处,像十二指肠、乙状结肠。异物尖端刺破黏膜后,肠道内容物外漏,会引发腹膜炎、脓毒症,若未及时处理,死亡率可达30% - 50%。乙状结肠肠壁薄且血供差,异物停留易导致缺血坏死,该区域穿孔修复难度高于胃或小肠。研究显示,消化道异物穿孔病例中,60%与自行处理不当相关,老年人因吞咽功能退化,异物滞留风险较青壮年高2倍。

异物卡喉别慌张,标准化处理有良方!

异物卡喉的黄金处理原则很重要。首先要立即停止进食饮水,避免异物进一步移动或加重损伤。然后评估异物位置与症状,咽喉浅表异物可尝试轻咳,但禁止连续剧烈咳嗽以防黏膜损伤;若有胸部/腹部疼痛、呕血、呼吸困难等症状,提示异物已移位至食道或更深,需立即禁食并呼叫急救。若异物超过24小时未排出,或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需紧急就医。医疗手段方面,内镜取出是常用方法,胃镜或食道镜可直视定位异物,用异物钳安全取出,成功率超90%,且创伤小于手术。手术仅用于已造成穿孔、大出血或脓毒症的重症患者,如陈先生因延误就需切除肠段。

高危人群咋预防?社会警示要记牢!

对于高危人群有针对性防护策略。儿童方面,家长应避免给3岁以下儿童食用带骨鱼类、坚果等,进食时需成人看护,教育孩子“安静进食”避免哭闹时误吞。老年人佩戴义齿者需定期检查稳固性,选择软食,减少鱼刺、骨片摄入。社区与医疗系统也需改进,要将异物卡喉处理纳入公共场所急救培训,社区医院应配备基础内镜设备。同时要优化急诊绿色通道,建立消化道异物急诊分级标准,对疑似穿孔病例优先处理,像陈先生就是通过医联体转诊机制缩短了救治时间。 陈先生的案例警示我们,异物卡喉要谨慎,正确应对可降风险,牢记处理原则很重要!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鱼刺卡喉:土方法致命,科学处理才是王道!鱼刺卡喉:土方法致命,科学处理才是王道!
  • 家长必看!预防孩子误食干燥剂的四大建议家长必看!预防孩子误食干燥剂的四大建议
  • 鱼刺卡喉危害大!这些正确预防和应对措施要牢记鱼刺卡喉危害大!这些正确预防和应对措施要牢记
  • 快行动!做好预防,守护孩子远离纽扣电池危险!快行动!做好预防,守护孩子远离纽扣电池危险!
  • 痛心!男子鱼刺卡喉离世,正确处理方法你知吗?痛心!男子鱼刺卡喉离世,正确处理方法你知吗?
  • 上消化道出血别慌!24 - 48小时胃镜检查是关键!上消化道出血别慌!24 - 48小时胃镜检查是关键!
  • 苏州11岁男孩吞金条,半小时手术成功取出!苏州11岁男孩吞金条,半小时手术成功取出!
  • 鱼刺卡喉、虫入眼耳咋办?正确处理方法来了!鱼刺卡喉、虫入眼耳咋办?正确处理方法来了!
  • 酒后催吐隐患大!这些正确解酒方法快收藏酒后催吐隐患大!这些正确解酒方法快收藏
  • 人人学海姆立克急救法,共筑生命安全健康防线!人人学海姆立克急救法,共筑生命安全健康防线!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