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阿尔茨海默症发病人数持续增加,新药仑卡奈单抗上市 04:00 2023年1月6日获美国FDA加速批准后,2024年1月9日在中国获批上市。同年7月1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早期患者开出国内首张处方 [7] [9] [12-13] [23]。
东京2025年10月14日/美通社/ -- 卫材和渤健宣布,澳大利亚治疗用品管理局(TGA)已批准人源化抗可溶性聚集淀粉样蛋白-β(Aβ)单克隆抗体仑卡奈单抗(商品名:乐意保®)用于治疗因阿尔茨海默病(AD)导致的轻度认知障碍(MCI)或轻度痴呆(统称为早期阿尔茨海默病)且为载脂蛋白Eε4(ApoEε4)非携带者或杂合子携带者的成年患者。 针对TGA于2025年2月作出的不予批准仑卡奈单抗用于早期AD患者治疗的决定,卫材于2025年3月向行政审查法庭(Administrative Review Tribunal)提出复审申请。经该流程中的讨论磋商,TGA与卫材达成一致,最终仑卡奈单抗获批上市。
用于维持治疗存在轻度认知障碍或处于轻度痴呆阶段(统称为早期 AD)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因此,lecanemab可能对AD病理过程产生积极影响并减缓疾病发展进程。 预计国内上市时间:2024年7月中旬,国内患者就能在医院、药店购买到 适应症:2024年1月9日,药监局NMPA官网显示,渤健/卫材共同研发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仑卡奈单抗(lecanemab-irmb)获批上市:用于轻度阿尔茨海默症(AD)和阿尔茨海默症(AD)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MCI)疾病的改善治疗。如果错过了一次注射,应尽快注射下一剂。 (1)Leqembi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包括: 尊麻疹、呼吸困难面部、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头痛、意识模糊、视觉变化、头晕、恶心和行走困难。 (2)Leqembi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发热、流感样症状、寒战、全身疼痛、颤抖、关节痛、恶心、呕叶、低血压或高血压以及低氧水平。 仑卡奈单抗 仑卡奈单抗是一种人源性抗Aβ抗体,通过静脉注射进入机体到达大脑,能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异常堆积的物质—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寡聚体结合,促进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的清除。
近年来,随着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靶向β-淀粉样蛋白(Aβ)这一核心病理产物的治疗药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于3期临床试验Clarity AD研究的积极结果,仑卡奈单抗(Lecanemab)陆续在国内外获批并已积累丰富的使用经验,同时其随机对照研究已进入开放标签扩展阶段以进一步评估其长期疗效与安全性特征。 仑卡奈单抗自完成Clarity AD为期18个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核心阶段后,纳入研究的早期AD患者进入开放标签扩展阶段(OLE)。 结果显示,在各个临床终点上,接受仑卡奈单抗治疗的参与者在48 个月内持续受益、持续延缓了疾病进展。该结果表明,仑卡奈单抗有效延缓了AD的疾病进程,有力支撑了该药物对AD的持续疾病修饰治疗效果。 在安全性方面,在OLE阶段未观察到新的安全信号,淀粉样蛋白相关成像异常(ARIA)发生率较低,6个月后与安慰剂组的ARIA发生率相似,表明规范治疗下长期使用仑卡奈单抗的安全性可控。现有数据一致表明该药物具有可靠的安全性特征:ARIA总体发生率较低且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性改变,对治疗进程未产生显著影响。
继2024年6月26日,备受瞩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靶向治疗新药仑卡奈单抗(Lecanemab)在国内首次开方之后,2024年12月18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礼来公司的AD新药多奈单抗注射液上市,并于2025年4月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首次开出处方。 礼来的三期研究数据(Trailblazer-alz 2)显示,在整体AD人群中(低/中tau和高tau蛋白组合并),CDR-SB延缓了29%[2]。数据显示在治疗第6、12、18个月时,分别有29.7%、66.1%和76.4%的患者达到清除标准并停药[2]。在接受多奈单抗治疗的患者中,发生输液反应的比例为8.7%,通常发生在输液期间或输液后30分钟内[2]。 仑卡奈单抗:每2周进行一次静脉输注 (10mg/kg,200mg/瓶),治疗周期是18个月,Aβ淀粉蛋白转阴后通常继续给予维持剂量,每1月进行一次输注。
2025年10月27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医疗界传来:日本卫材株式会社与美国百健公司联合宣布,加拿大卫生部正式授予仑卡奈单抗(LEQEMBI®)有条件上市许可。这一药物可不简单,它可是加拿大首个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潜在病因的治疗方案,专门适用于早期阶段(轻度认知障碍或轻度痴呆)且存在淀粉样蛋白病理的成年患者。卫材与百健的合作由来已久,自2014年起,双方就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领域携手并进。其中,卫材主导着全球研发及监管申报工作,而双方则共同进行商业化推广。截至2025年,仑卡奈单抗已经在包括美国、中国、欧洲等在内的51个国家和地区获批,此次在加拿大获批,无疑标志着该药物在北美市场的进一步扩展。
仑卡奈单抗: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程的“利器”
仑卡奈单抗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呢?它主要是通过靶向可溶性淀粉样蛋白β(Aβ)原纤维及斑块,来显著延缓疾病进展。基于全球III期Clarity AD试验数据,我们能看到令人惊喜的成果。治疗18个月后,患者认知衰退速度较安慰剂组减缓了27%(CDR - SB量表评分差异 - 0.45,P<0.001),这就好比原本像下坡一样快速衰退的认知能力,有了一股向上的拉力,让衰退的速度慢了下来。同时,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衰退减少了37%(ADCS - MCI - ADL量表差异2.0,P<0.001),意味着患者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独立生活的能力。目前,该药物已经获得了51个国家的批准,还有9个国家尚在审批中。不过,加拿大卫生部批准的是“有条件上市”,这就要求卫材后续提交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来验证其疗效。
新疗法的使用与注意事项
仑卡奈单抗采用的是静脉注射方式。在初始阶段,患者需要每两周注射一次,18个月后则转为每四周一次的维持治疗。不过,在使用该药物之前,患者需要通过PET扫描或CSF检测来确认淀粉样蛋白病理情况。而且,ApoE ε4基因携带状态会影响用药的安全性。对于非携带者或杂合子患者来说,发生ARIA(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的风险较低。新疗法也存在一些常见副作用,比如输注反应(像头痛)、ARIA - E(脑水肿)等。举个例子,如果一位早期患者及时接受了仑卡奈单抗治疗,那么他可能会延缓日常活动能力的下降,原本可能很快就需要他人照顾的生活,能够延长独立生活的时间,这对于患者及其家庭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
医学科普:揭开相关医学术语的神秘面纱
- 淀粉样蛋白β(Aβ):它是大脑中一种异常聚集形成的蛋白质,就像是大脑里的“捣乱分子”,会形成斑块并破坏神经元。而仑卡奈单抗就像是一位“清道夫”,通过清除Aβ原纤维(毒性最强的中间态)及斑块,来减缓认知衰退,让大脑能够更健康地运转。
- ARIA:这是药物可能引发的脑部影像学异常情况,分为水肿(ARIA - E)和出血(ARIA - H)两种。其发生风险与ApoE ε4基因携带数量相关,携带数量越多,风险可能就越高。
- CDR - SB量表:它是评估痴呆严重程度的一个工具,就像一把尺子,数值越高表示认知功能越差。仑卡奈单抗使18个月后平均评分变化降低了0.45分,这相当于延缓了约6个月的疾病进展,为患者争取到了更多宝贵的时间。
- 单克隆抗体机制:仑卡奈单抗作为IgG1抗体,它的作用机制就像是一把“抗体钥匙”,能够精准地识别并中和Aβ聚集体这个“蛋白质锁”,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结语:新选择与新挑战
仑卡奈单抗的获批,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患者提供了延缓疾病进程的新选择。然而,在使用该药物时,患者需要结合基因检测和影像学评估进行个体化使用。未来,其疗效验证及长期安全性数据将决定它在医疗实践中的普及程度。患者和家属们要明白,这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不能过度期待“治愈”效果,应与医生共同评估风险收益,理性看待这一疗法。相信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会有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法出现,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更大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