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有了一个有趣的发现,这个发现可能会改变很多人对鸡蛋这种食物的看法。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觉得像鸡蛋这种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对健康不太好,特别是担心会提高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进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里,很多人都被告知要少吃像鸡蛋、黄油或者奶油这样高胆固醇的动物产品。不过,现在有新的研究证据表明,饱和脂肪、糖和钠才是导致动脉斑块形成的主要因素,膳食胆固醇的影响可能并没有之前认为的那么大。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对890名男性和女性的健康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数据来源于1988年开始的一项健康老龄化研究,这个研究在四年里对中老年人的三个认知功能方面进行了测试。研究人员发现,每周吃两到四个鸡蛋和较低的血液胆固醇水平是有关联的。而且在531名女性当中,那些报告吃更多鸡蛋的女性,短期和长期记忆衰退的速度更慢。但是在男性中情况有点复杂,一开始的分析发现吃更多鸡蛋的男性并没有这种关联,不过在使用相同数据库但不同时代队列的数据分析时,又发现吃更多鸡蛋的男性在认知测试中的得分更高,而女性却没有这种关联。这就说明,这里面可能还有其他的因素在起作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为什么鸡蛋可能对健康有好处呢?这是因为鸡蛋其实是一种低脂、高蛋白并且营养很丰富的食物。鸡蛋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胆固醇,这些成分可能有助于保护大脑里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就像是大脑里传递信息的小信使,如果它们的结构和功能能得到保护,那对大脑的健康肯定是有好处的。另外,鸡蛋里还含有类胡萝卜素,这种物质和认知表现的改善是有关系的。还有胆碱,胆碱可是一种很重要的神经递质前体。什么是神经递质呢?简单来说,神经递质就像是大脑里的邮递员,负责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所以胆碱的作用也很关键。有研究显示,那些摄入更多胆碱,血浆胆碱浓度比较高的人,在多项认知功能指标上的得分会更好。
虽然现在关于鸡蛋的营养价值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答案,但是这些新的发现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证据,让我们知道即使一种食物胆固醇含量高,也不一定就对身体或者大脑有害。
相关知识科普
一、关于血液胆固醇
血液胆固醇是一种存在于血液中的脂质物质。它对人体既有好处也有坏处。胆固醇是身体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用于合成一些激素,比如性激素等。但是如果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过高,就可能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使得血管变窄,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血液中的胆固醇主要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被认为是“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被认为是“坏胆固醇”)。当我们说某种食物可能影响血液胆固醇水平时,其实是在说它对这两种胆固醇水平的综合影响。
二、关于认知功能
认知功能是指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记忆、注意力、语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短期记忆是指能够在短时间内记住信息的能力,比如记住一个电话号码或者刚刚看到的一个单词。长期记忆则是能够长时间存储信息的能力,像我们记住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等都是长期记忆。当我们说某种食物或者因素与认知功能相关时,就是说它可能影响大脑在这些方面的能力。
三、关于动脉斑块
动脉斑块是一种在动脉内壁上形成的物质。它主要由胆固醇、脂肪、钙和其他物质组成。当动脉斑块逐渐增大时,会导致动脉狭窄,影响血液流动。如果斑块破裂,还可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这是引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饱和脂肪、糖和钠等物质被认为会促进动脉斑块的形成,所以在饮食中要注意控制这些物质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