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K3基因是自然短睡眠者精力充沛的密码?

国内资讯 / 探索科学责任编辑:孔祥勇2025-05-28 09:15:01 - 阅读时长3分钟 - 1419字
研究发现SIK3基因的N783Y突变与自然短睡眠相关,携带这一突变的人即使睡眠时间短也精力充沛。这项研究为失眠和睡眠障碍的干预提供了新方向。
自然短睡眠SIK3基因N783Y突变睡眠调控神经元突触睡眠需求失眠睡眠障碍蛋白激酶睡眠周期深度睡眠基因检测个性化健康管理睡眠效率睡眠-觉醒周期
SIK3基因是自然短睡眠者精力充沛的密码?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却依旧精神抖擞、活力满满,工作和生活都不耽误?最近,中国的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为我们揭开了"自然短睡眠者"背后的神秘基因密码。

这项研究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开展,他们聚焦于睡眠遗传学领域的前沿探索。研究的起源是一位70岁健康女性的独特案例,这位女性终身睡眠时间显著低于常人,然而却未出现睡眠不足的典型症状,比如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一特殊案例引起了研究团队的浓厚兴趣,他们决定深入探究其中的奥秘。

新基因突变:睡眠调控的新发现

研究团队通过对这位女性进行基因组分析,有了令人惊喜的发现——首次确认了SIK3基因的N783Y突变与自然短睡眠存在关联。携带这一突变的人,就像这位70岁的女性,虽然自己报告的夜间睡眠时间约为3小时,但客观监测显示实际睡眠时间为6.3小时,并且未引发疲劳或健康损伤。

为了验证这一发现,研究团队对携带相同突变的转基因小鼠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这些转基因小鼠的睡眠时间比对照组减少了约20%,这进一步支持了基因突变与睡眠时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此前,科学家们已经知道DEC2、NPSR1等4种基因突变与短睡眠相关,而SIK3基因的发现,无疑扩展了我们对基因调控睡眠网络的认知。研究指出,在人群中,大约只有1%的人属于自然短睡眠者,他们的基因特征或许能为失眠或睡眠障碍的干预策略提供全新的方向。

深入剖析:SIK3基因如何影响睡眠

那么,SIK3基因究竟是如何影响睡眠的呢?原来,SIK3基因编码的是一种蛋白激酶,这种蛋白激酶能够通过调控神经元突触功能来影响睡眠需求。当SIK3基因发生N783Y突变时,会导致该酶无法有效激活特定蛋白质的磷酸化,从而缩短了睡眠周期。

案例中的这位70岁女性虽然总睡眠时间短,但深度睡眠比例却较高。研究团队推测,基因突变可能优化了睡眠效率,这也提示或许可以研发出靶向SIK3的药物,来模拟这一机制,帮助睡眠障碍患者减少所需睡眠时间,同时又不会损害他们的健康。

不过,目前这项研究仍处于基础阶段。在小鼠实验中发现,这种突变可能会伴随葡萄糖代谢改变等生理变化,需要评估这种变化在长期内的影响。虽然自然短睡眠者在社会适应性方面表现出高效工作、良好认知等特征,但我们也要警惕过度解读——这并不意味着"睡眠不足无害",毕竟99%的人群仍需要充足睡眠维持健康。

科普时间:了解SIK3基因及其作用

SIK3(盐诱导激酶3)属于蛋白激酶家族,其功能涉及细胞代谢与信号传导。这类酶如同细胞内的"分子开关",通过添加磷酸基团来调控目标蛋白活性。在睡眠过程中,SIK3通过影响突触相关蛋白,直接参与神经活动与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

与主要影响睡眠驱动力的DEC2基因不同,SIK3基因的作用更偏向于提高神经网络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相关基因检测尚未进入临床应用阶段,普通人群不应盲目追求短睡眠模式。

特别提醒:医学界建议成年人仍需保持每晚7-9小时睡眠。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增加认知损伤和慢性疾病风险。对于大多数人群而言,保证充足睡眠仍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基础。

这项关于"自然短睡眠者"基因的研究,不仅拓展了睡眠调控机制的认知维度,更为个性化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随着后续研究的深入,未来或将开发出针对睡眠障碍的创新疗法,为相关患者带来福音。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惊呆了!代谢综合征让早发性痴呆风险增加24%!惊呆了!代谢综合征让早发性痴呆风险增加24%!
  • 长期用安眠药,男性减寿5.3年女性减寿5.7年!长期用安眠药,男性减寿5.3年女性减寿5.7年!
  • 仅15分钟睡眠差异,对青少年大脑发育影响竟这么大!仅15分钟睡眠差异,对青少年大脑发育影响竟这么大!
  • 失眠大学生请注意:多做剧烈运动少散步助改善睡眠!失眠大学生请注意:多做剧烈运动少散步助改善睡眠!
  • 每晚多一小时屏幕时间,失眠风险增59%少睡24分钟!每晚多一小时屏幕时间,失眠风险增59%少睡24分钟!
  • 挪威研究:床上用屏幕,失眠风险增加59%!挪威研究:床上用屏幕,失眠风险增加59%!
  • rTMS与太极结合显著改善老年人睡眠和大脑功能!rTMS与太极结合显著改善老年人睡眠和大脑功能!
  • 美国麻省理工研究揭示睡眠中大脑构建空间认知地图机制美国麻省理工研究揭示睡眠中大脑构建空间认知地图机制
  • 不规律睡眠模式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不规律睡眠模式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每日超2小时屏幕+不足7小时睡眠,青少年抑郁风险高42%!每日超2小时屏幕+不足7小时睡眠,青少年抑郁风险高42%!
  • 耳鸣真的是认知功能下降的预警信号吗?耳鸣真的是认知功能下降的预警信号吗?
  • 睡眠不足,运动也难防认知衰退!充足睡眠加运动才是王道睡眠不足,运动也难防认知衰退!充足睡眠加运动才是王道
  • 每周做噩梦,成年人75岁前死亡风险高出三倍!每周做噩梦,成年人75岁前死亡风险高出三倍!
  • 美国研究表明愤怒表达方式影响心脏健康美国研究表明愤怒表达方式影响心脏健康
  • 适度运动可降低心脏房颤风险适度运动可降低心脏房颤风险
  • 葡萄牙青少年超重和幸福感关联研究葡萄牙青少年超重和幸福感关联研究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