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洞发炎看着是小问题,其实像多米诺骨牌,处理不好可能引发一串麻烦。很多人不知道,大多数耳洞感染都是日常护理没做好导致的,大家对怎么护理还有不少错误想法。下面就给大家讲点科学的护理方法。
清洁要做“两步走”,彻底又安全
感染刚开始的时候,清洁得按伤口护理的方法来。用生理盐水泡湿无菌棉片,先围着耳洞顺时针擦5圈,再顺着耳洞方向上下轻轻抽拉着擦,这样能把脓或者脏东西清干净。接下来用碘伏棉签消毒,先在耳洞上方1厘米的地方绕圈涂,等干了之后,再用生理盐水棉片把残留的碘伏擦干净。这样两步清洁,比只擦一遍更彻底。
涂抗菌药膏要讲“时机和方法”
涂抗菌药膏得赶对时候,清洁完要马上涂。选物理抗菌的药膏就行,比如含锌的(不是抗生素类的)。涂的时候要薄一点,用无菌的小工具挑一点药膏,顺着耳洞方向轻轻抹成一层薄膜,别涂太多,不然不透气。有研究对比过,这种方法比用抗生素药膏复发的几率更低。
选耳钉要挑“不刺激皮肤”的材质
很多人反复感染是因为对金属过敏,所以要选符合安全标准的金属材质,镍释放量得在安全范围里。戴耳钉的时候,先把耳钉穿过耳洞,稍微旋紧固定,再往回拧一点调松点,最后用酒精棉片擦一下接触皮肤的地方。这样戴既能固定住,又不会压得太紧影响血液循环。
守住“局部小环境”,别让水和脏东西进去
要让耳洞周围的环境稳定,才能好得快。可以用能持续抑菌的保护套,这种材料能慢慢释放抗菌成分。洗澡的时候要做好防护,先涂一层隔离的东西形成保护膜,再戴防水套,洗完马上用干净的棉片擦干。这样能大大减少进水的几率,降低感染风险。
学会“看信号”,感染加重了要及时就医
如果耳洞一直疼、肿得厉害、有黄色或者绿色的分泌物,甚至发烧、浑身没力气,说明感染可能加重了。可以这样判断:如果局部症状(比如疼、肿)越来越严重,要赶紧去医院;如果有发烧之类的全身症状,立刻去;只是有点红肿的话,可以先观察。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感染发展得更快,得经常看看耳洞的情况。
其实耳洞护理的关键,是让局部的皮肤免疫力保持平衡。有研究说,补充点营养素可能能好得快一点,但得听专业人士的建议。另外,所有护理动作都要保证干净,别用手乱碰或者使劲揉——反复抠、戳耳洞会让皮肤损伤更严重。总的来说,做好科学护理,加上有问题及时看医生,才能让耳朵保持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