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筛查别只靠超声!三检测联合早发现更准

健康科普 / 防患于未然2025-09-04 10:53:57 - 阅读时长2分钟 - 921字
肝癌筛查技术要点,揭示单一B超检查的局限性,重点阐述联合筛查方案及新型检测技术,为不同风险人群提供针对性筛查建议,强调建立科学筛查体系的重要性。
肝癌筛查B超检查甲胎蛋白联合诊断肝胆外科
肝癌筛查别只靠超声!三检测联合早发现更准

肝癌筛查不是靠单一检查就能完成的,需要建立多维度的检测体系。比如腹部超声是常用的基础筛查手段,但当肿瘤超过5厘米时,声波穿透力会减弱,可能出现“影像盲区”;而且检查结果还和医生的操作经验有关。有数据显示,只用超声检查,漏诊率可能高达20%-30%,尤其是早期小肝癌不容易查出来。

作为传统肿瘤标志物,AFP并不是“万能指标”:约15%-20%的肝癌患者不会分泌AFP,查不出来;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假阴性”(其实有问题但AFP正常);还有其他肝病比如肝炎发作,也可能让AFP暂时升高。所以通常会联合查AFP异质体(AFP-L3)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这样诊断的准确性能提高到85%以上。

科学的筛查方案一般分三级:第一级是初筛,用超声加上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测;第二级是进阶检查,用增强CT或MRI看肿瘤有没有侵犯血管;第三级是确诊,通过超声造影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取组织做病理。慢性肝病患者建议每3个月做一次联合筛查;健康人可以每6-12个月查一次,40岁以上男性要更注意,增加监测频率。

现在还有一些新型技术:比如液体活检,查循环肿瘤DNA,灵敏度能到70%-80%;超声造影,通过微泡造影剂能更清楚看肿瘤的血流情况;弹性成像,可以评估肝纤维化的程度,预测会不会变成癌。要提醒的是,穿刺活检得去有经验的医院做,避免出血等并发症。

高危人群的筛查要更针对性:乙肝或丙肝病毒携带者,每3个月做一次联合筛查;长期喝酒的人,每年做增强CT或MRI;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人,要结合肝纤维化检测;家里有人得过肝癌的,建议30岁就开始筛查。

大家常有的误区要澄清:第一,超声正常不代表没有肝癌,大肿瘤可能会遮挡声波,造成“假正常”;第二,AFP正常也不能排除肝癌,得结合影像检查一起看;第三,青少年也可能得肝癌,现在脂肪肝越来越年轻化,增加了癌变风险;第四,精准穿刺不会促进肿瘤转移,现在技术已经能有效控制这个风险。

预防肝癌还要建立三级预防体系:一级预防是打乙肝疫苗,控制肝炎病毒感染;二级预防是定期筛查,早发现癌前病变;三级预防是规范治疗,提高生存质量。如果把影像学、分子标志物和病理诊断结合起来用,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能提高到60%-70%。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膀胱癌早筛关键期!无痛血尿可能已错过最佳时机膀胱癌早筛关键期!无痛血尿可能已错过最佳时机
  • PET-CT在肿瘤心脑疾病的应用与科学使用PET-CT在肿瘤心脑疾病的应用与科学使用
  • 胃癌早诊率低?这六类人每年必查胃镜!胃癌早诊率低?这六类人每年必查胃镜!
  • 心脏彩超检查要点:结构功能评估与报告解读心脏彩超检查要点:结构功能评估与报告解读
  • 发现胃癌的5个身体信号,科学筛查降低风险发现胃癌的5个身体信号,科学筛查降低风险
  • 胆结石痛如何应对?识别信号科学防控胆结石痛如何应对?识别信号科学防控
  • 乳腺结节别慌!医学检查技术科学拆解小炸弹乳腺结节别慌!医学检查技术科学拆解小炸弹
  • 喉癌六大信号别忽视!早筛降低风险,及时发现保命!喉癌六大信号别忽视!早筛降低风险,及时发现保命!
  • 早筛查护肾关键,四项检查必做!早筛查护肾关键,四项检查必做!
  • 胃癌早筛救命线:这六类人需定期胃镜检查!胃癌早筛救命线:这六类人需定期胃镜检查!
  • 肺结节别慌!三招看懂CT报告,90%都是纸老虎肺结节别慌!三招看懂CT报告,90%都是纸老虎
  • 咳嗽超两周别大意!新筛查技术助早诊结核病咳嗽超两周别大意!新筛查技术助早诊结核病
  • 哮喘诊断与日常防护:科学控症降风险哮喘诊断与日常防护:科学控症降风险
  • 警惕!口腔癌年轻化:改掉3大危险习惯科学防护要点警惕!口腔癌年轻化:改掉3大危险习惯科学防护要点
  • 秋冬烂嘴角怎么办?护唇+饮食快速缓解秋冬烂嘴角怎么办?护唇+饮食快速缓解
  • 血压波动别慌!科学检查+规范监测帮精准管理血压波动别慌!科学检查+规范监测帮精准管理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