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和鼻炎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鼻部问题,但病因和应对方法大不一样。学会几个辨别要点,能帮你及时选对处理方式,避免误判误治。
一、先看症状:全身难受还是只痒鼻子?
感冒是病毒感染惹的祸,症状是“局部+全身”一起犯:既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这些鼻子和喉咙的局部表现,还会跟着发热(一般38℃以下)、浑身酸懒、没力气。通常3-5天症状最明显,7-10天慢慢就好了。
鼻炎则是“鼻子专属”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突然打一串喷嚏(一次连打3个以上)、鼻子痒得难受、流清水样鼻涕、鼻塞。如果是过敏性鼻炎,还会连累眼睛——眼睛痒、流泪、结膜发红。关键是鼻炎不会引起发热或浑身酸疼,而且症状会超过2周,反反复复总不好。
二、再看体征:鼻子里的“模样”不一样
去耳鼻喉科做检查,两者的差别很直观:
- 鼻炎患者的鼻黏膜要么苍白肿起来,要么暗红充血,下鼻甲肿大得把鼻腔堵住,导致通气不畅;过敏性鼻炎还会流很多清亮的水样鼻涕。
- 感冒患者的鼻腔分泌物多是黏液或黄脓样,同时喉咙会充血,淋巴滤泡也会增生(就是喉咙里起小疙瘩)。
还有两个“典型小动作”能帮你认过敏性鼻炎:约60%患者会有“过敏性黑眼圈”——下眼皮因为静脉淤血,出现青黑色的阴影;不少人会频繁用手掌往上推鼻尖(叫“过敏性敬礼征”),这是因为鼻子痒、鼻塞,想蹭着缓解。
三、靠检查:数据帮你“实锤”
- 血常规:感冒患者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微高一点,淋巴细胞比例常超过40%;如果鼻涕变黄绿,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能是合并了细菌感染。鼻炎患者的血常规一般正常,但过敏性鼻炎会有“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超过5%”“血清总IgE水平升高”的表现。
- 过敏原检测:想确诊过敏性鼻炎,这个检查最关键。皮肤点刺试验的阳性率有80%-90%,特异性IgE检测能精准找出200多种常见过敏原(比如花粉、尘螨、宠物毛)。
- 鼻窦CT:慢性鼻炎患者做这个检查,能看清鼻甲有没有肥大、鼻腔结构有没有异常(比如鼻中隔偏曲)。
四、自己就能用的“辨别小流程”
- 记时间:感冒症状不会超过10天,鼻炎则超过2周还反复;
- 找诱因:如果接触宠物、花粉、尘螨后,15分钟内突然发作,大概率是过敏性鼻炎;
- 看季节:每年固定季节犯(比如春天花粉多、冬天尘螨多),是过敏性鼻炎;常年都有症状,要考虑慢性鼻炎。
这些情况一定要去医院!
如果出现单侧鼻子持续不通气超过1个月、嗅觉明显减退、老头痛或耳朵闷胀,别拖着,赶紧找医生。慢性鼻炎患者要定期做鼻内镜检查,看看鼻甲有没有继续肥大、黏膜状态好不好。
最后提醒:自己初步判断后,一定要找医生做专业检查确认!别自己用血管收缩剂类的滴鼻药超过5天——这类药虽然能快速通鼻子,但用久了会变成“药物性鼻炎”,越用越堵。
总之,感冒和鼻炎虽然都让鼻子不舒服,但通过“症状范围、持续时间、环境诱因”能初步区分。不过最终结论一定要靠医生的专业检查,毕竟鼻子的问题可大可小,早确诊才能早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