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常见的代谢性关节炎,主要因身体代谢异常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排出减少,尿酸在关节内析出结晶,引发红肿热痛。现在医生诊断痛风主要看三个方面——典型关节症状、血尿酸指标和影像检查(如双能CT)。要注意的是,约30%的人第一次发作时血尿酸可能正常,需通过检查关节液中的尿酸盐结晶才能确诊。
急性期足踝关节疼痛怎么处理?
当足踝关节出现急性疼痛时,医生会分步骤干预。首先要让关节休息,避免活动,同时把患肢抬高——比如用枕头垫在脚下,让疼痛部位比心脏高15-20厘米,减轻肿胀;接着可用冷敷(冰袋裹毛巾)缓解疼痛和红肿;还能用专门的医用护具固定关节,减轻关节压力。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常用抗炎止痛药、秋水仙碱或激素,但要注意副作用(如秋水仙碱可能引起胃痛、腹泻);有些生物制剂可能缩短病程,需医生评估风险后使用。
为什么海鲜容易诱发痛风?
海鲜是诱发痛风的常见食物,因其富含嘌呤,嘌呤代谢后会变成尿酸。如果一次性吃太多贝类海鲜,很多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在48小时内出现关节疼痛。此外,烹饪方式也影响风险——油炸海鲜比清蒸的更易被身体吸收嘌呤,诱发发作的可能性更高。
慢性痛风怎么长期管理?
慢性痛风需抓好四点管理:一是多喝水,每天喝2000毫升以上(约4瓶500毫升矿泉水),帮助尿酸通过尿液排出;二是控制动物性嘌呤摄入,每周红肉(猪肉、牛肉等)不超过500克(1斤);三是定期监测尿酸,包括尿尿酸排泄量,了解代谢情况;四是管理体重,BMI(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内(如身高1.6米,体重不超61.4公斤),能降低尿酸水平。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医生可能优先选有促尿酸排泄作用的降压药。
影像检查能帮到什么?
影像检查是痛风诊断和监测的重要手段。双能CT能特异性识别关节内的尿酸盐沉积,比传统X线更早发现关节病变;超声中的“双轨征”(关节软骨表面两条平行高回声带)和“暴雪征”(关节腔结晶沉积像下雪),是痛风的典型表现。慢性患者建议定期做关节超声,监测结晶沉积进展。
怎么预防痛风复发?
预防复发的关键是建立个性化饮食方案——把食物按嘌呤含量分成低、中、高三档(如蔬菜、水果是低嘌呤,鸡肉、豆类是中,海鲜、动物内脏是高),结合自身代谢特征制定食谱。同时要注意,剧烈运动可能诱发发作,建议选择温和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强度以“能说话但不能唱歌”为宜。
痛风虽需长期管理,但只要早诊断、急性期规范处理、慢性期做好饮食和生活管理、定期监测,就能有效控制尿酸水平,减少疼痛发作,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