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慢性炎症,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它的发生发展。如果牙龈总红肿、刷牙老出血,或者牙齿开始松动,可能就是牙周组织在被破坏了。据最新数据,大概35%的成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主要和口腔里的细菌失衡、自身免疫反应异常,还有环境因素有关。
牙周致病菌的致病机制
口腔里有一些“坏细菌”,比如牙龈卟啉单胞菌,会通过几种方式伤害牙周组织:它们会分泌能破坏胶原纤维的酶(比如胶原酶、牙龈蛋白酶),让牙周的支撑结构受损;还会释放内毒素干扰免疫细胞的工作,导致炎症因子变多。研究发现,当牙周袋里的坏细菌数量超过每毫升10^8个时,炎症就会进入不可逆的破坏阶段。
牙结石的致病作用
牙结石形成分三步:第一步是菌斑黏在牙面上(0-24小时),第二步是矿物逐渐沉积(24-72小时),第三步是钙化变硬(72小时后)。它的表面有很多微孔,能吸附更多细菌,而且粗糙的表面比光滑牙面粘的菌斑多47%。临床研究显示,有中重度牙结石的人,牙周附着丧失的速度是没有牙结石的人的3.2倍。
修复体不良的致炎风险
不好的修复体(比如假牙)会通过三种方式加重牙周炎:一是边缘悬突的地方容易藏菌斑(68%的不良修复体有这个问题);二是牙齿之间的接触区没做好,导致食物嵌塞(42%的情况);三是修复体材料的表面太粗糙(Ra超过0.2微米)。研究证实,有不良修复体的牙齿,牙周探诊深度比正常牙齿平均深2.3毫米。
吸烟对牙周免疫的影响
吸烟对牙周的伤害很大,烟草里的尼古丁和焦油会:一是让牙龈的血流量减少30%,影响营养供应;二是让中性粒细胞(一种帮身体杀菌的免疫细胞)的趋化能力下降40%,没法及时赶到“战场”;三是让唾液里的溶菌酶活性降低25%,杀菌能力变弱。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每天吸超过10支烟的人,牙周治疗失败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2.5倍。
科学防护策略
- 控制菌斑:用0.2%氯己定含漱液能减少60%的菌斑;用菌斑显示剂辅助刷牙,能让清洁效率提高35%——菌斑显示剂会把没刷干净的地方染出来,帮你瞄准清洁。
- 清洁牙缝:牙间刷能清除73%的邻面菌斑(就是牙齿相邻面的菌斑),再配合牙线用,牙缝的清洁度能提升82%。
- 调整饮食:每天吃够25克以上的膳食纤维(比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牙周炎症的指标(比如IL-6、TNF-α)会明显降低,因为膳食纤维能帮着调节身体的炎症反应。
- 温盐水含漱:用38℃左右的温盐水漱口,能让唾液里的溶菌酶活性提高27%,比用常温水效果好——温盐水还能缓解牙龈的轻微红肿。
- 定期维护:每6个月做一次牙周探诊(探诊深度≥4毫米的区域要重点监测)和专业洁治(也就是洗牙),能让牙周炎复发的风险降低58%——专业洁治能去掉刷牙刷不掉的牙结石和菌斑。
如果出现牙龈持续出血、牙周流脓或者牙齿移位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做牙周系统检查。现在的诊断技术有牙周探诊、数字影像学检查(比如拍牙片)和微生物检测等,能准确找出问题。治疗方案得让专业牙医制定,急性期(比如牙龈特别肿、疼的时候)别自己强行清洁,不然会加重损伤。日常护理要是碰到牙龈异常肿胀或者剧烈疼痛,得立刻就医,别拖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