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Hilmar Bading领导的研究团队,联合中国山东大学学者,在《分子精神病学》杂志发表突破性成果。该团队利用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首次确认由NMDA受体与TRPM4离子通道构成的神经毒性蛋白质复合体,是引发大脑神经元死亡及认知退化的关键机制。
这个此前已知的蛋白质复合体中,NMDA受体作为神经元信号传递的关键结构,其突触内激活对维持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但TRPM4通道会促使突触外NMDA受体产生毒性。两者结合形成的"死亡复合体"可导致神经元损伤与死亡。研究显示,阿尔茨海默病小鼠体内该复合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通过新型药物FP802(双F界面抑制剂),研究团队成功拆解了NMDAR/TRPM4复合体。该化合物特异性结合TRPM4与NMDA受体的互作界面,阻断两者物理结合。实验表明,接受FP802治疗的小鼠表现出显著的疾病进展延缓:突触丢失、线粒体结构功能损伤等典型病理变化大幅减轻,学习记忆等认知能力基本维持正常,β淀粉样蛋白沉积减少达显著水平。
Bading教授强调,这种干预策略与传统抗淀粉样蛋白疗法存在本质差异:"我们直接作用于下游细胞死亡机制,阻断神经元死亡与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正反馈循环。"此前研究已证实FP802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模型中同样具有神经保护效应。
研究团队认为,该发现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和ALS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普适性治疗靶点。但Bading谨慎指出,临床转化仍需漫长过程,需完成药物优化、毒理试验及临床试验等阶段。目前研究团队正与海德堡大学衍生生物技术公司FundaMental Pharma合作推进药物开发。
本研究获得德国研究基金会、欧洲研究理事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机构资助。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