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候选药物引发意外损伤效应Parkinson's disease drug candidates induce unexpected damaging effects

环球医讯 / 认知障碍来源:medicalxpress.com美国 - 英语2025-09-08 17:41:57 - 阅读时长2分钟 - 810字
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发现用于激活线粒体自噬的两种帕金森病候选药物,其作用机制并非通过预期的PINK1/PARKIN通路,而是通过直接损伤健康线粒体实现。该发现揭示传统筛查方法的局限性,强调开发新型无害药物的必要性。该研究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DOI: 10.1126/sciadv.ady0240。
帕金森病线粒体自噬候选药物细胞损伤健康线粒体药物研发新药开发基础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
帕金森病候选药物引发意外损伤效应

帕金森病是继阿尔茨海默病之后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全球患者超1000万人。该疾病的某些形式表现为细胞无法清除功能异常的线粒体,特别是在大脑神经细胞中尤为显著。线粒体如同细胞的电池组,提供能量的同时也会像旧电池般产生毒素。线粒体自噬是细胞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如同处理垃圾般丢弃老化缺陷的线粒体。

加州理工学院最新研究显示,两种原本被认为可激活线粒体自噬的候选药物未能实现预期治疗效果,反而会直接损伤细胞。这项研究以"潜在PINK1/PARKIN激活剂通过敏化线粒体应激降低自噬阈值"为题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研究由前博士生William Rosencrans(2025届博士)主导,整合了Tsui-Fen Chou(生物学和生物工程研究教授)与David Chan(生物学阿尔瓦雷斯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实验室的协同成果。

PINK1和PARKIN是启动线粒体自噬的核心基因。科学家们曾尝试开发激活该通路的药物以治疗帕金森病,但最新研究发现这两种候选药物并非通过激活预期通路,而是通过损伤健康线粒体引发自噬。"就像你的微波炉坏了,本该联系收垃圾的,结果你却用大锤把它砸得更碎,"Rosencrans比喻道,"这确实会迫使你丢弃它,但绝不是我们期望药物对细胞的作用方式。"

研究团队发现传统药物筛查方法存在局限性——在健康细胞中进行的检测无法区分药物是通过正确通路激活自噬,还是通过损伤线粒体触发被动反应。这种检测缺陷可能导致将线粒体毒素误判为有效药物。目前团队正致力于开发既能激活线粒体自噬又不损伤线粒体的新药。

"数十亿美元投入药物研发,正因如此,利用联邦资金深入理解药物作用机制至关重要,"Rosencrans强调,"基础研究对于改进现有药物和开发更安全新药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帕金森病候选药物显示有害副作用帕金森病候选药物显示有害副作用
  • 利用机器学习加速全球疾病药物研发利用机器学习加速全球疾病药物研发
  • 探索新药:一场慢性病之旅探索新药:一场慢性病之旅
  • 吉姆·艾尔赛悲剧性死因披露:长期药物成瘾与健康恶化致死吉姆·艾尔赛悲剧性死因披露:长期药物成瘾与健康恶化致死
  • SpaceX任务如何加速地球上的药物研发SpaceX任务如何加速地球上的药物研发
  • 过度活跃的脑细胞可能导致帕金森病患者的细胞衰竭过度活跃的脑细胞可能导致帕金森病患者的细胞衰竭
  • 慢性神经元过度激活或推动帕金森病进展慢性神经元过度激活或推动帕金森病进展
  • GLP-1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病中展现运动功能改善GLP-1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病中展现运动功能改善
  • 研究人员发现可保护大脑免受阿尔茨海默病侵害的新蛋白质研究人员发现可保护大脑免受阿尔茨海默病侵害的新蛋白质
  • 空气污染与引发路易体痴呆的毒性蛋白团块存在关联空气污染与引发路易体痴呆的毒性蛋白团块存在关联
  • 理解痴呆症中的幻觉理解痴呆症中的幻觉
  • 认知储备在神经认知谱系中调节脑结构与晚年行为症状关联的作用认知储备在神经认知谱系中调节脑结构与晚年行为症状关联的作用
  • 暴露在微塑料中的实验小鼠出现痴呆症状暴露在微塑料中的实验小鼠出现痴呆症状
  • 阿尔茨海默病最新研究综述阿尔茨海默病最新研究综述
  • 新脑成像系统结合光声与代谢技术实现深层观测新脑成像系统结合光声与代谢技术实现深层观测
  • 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源可能藏在你的口腔内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源可能藏在你的口腔内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