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埃·约翰·韦里与本月刚获诺贝尔奖的免疫学研究者弗雷德·拉姆斯德尔是挚友。韦里回忆道,两个月前他与这位加州生物技术公司Sonoma Biotherapeutics的科学顾问会面时,曾深入探讨自身免疫研究的未来方向。
"有哪些机遇?领域将走向何方?"韦里问道。他表示,拉姆斯德尔"专注于支持基础学术研究"的建议,正指导着他所领导的宾大科顿自身免疫中心的科研方向与项目规划。
该中心成立于2021年,现已成为宾大新近启动的3.76亿美元免疫健康研究中心的核心。该中心专注免疫健康、自身免疫及传染病研究。韦里对拉姆斯德尔荣获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示由衷欣喜——该奖项由三位科学家共享,表彰其在外周免疫耐受领域的突破性发现。外周免疫耐受是防止免疫系统攻击人体的生理过程。
"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韦里强调,"这项诺奖成果对理解自身免疫至关重要,未来或可转化为自身免疫疾病疗法。"他表示:"如今我们已能引导免疫系统朝不同方向发展,不仅能治疗疾病,更能预判疾病走向。"
宾大新研究中心位于大学城 Civic Center 大道3600号办公楼的七层空间,致力于运用免疫学进行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韦里的实验室本月将迁入该中心。"在我有生之年,免疫学正迎来最激动人心的时代,"他说。
新中心将如何改变宾大免疫学研究模式?
我们拥有获得朱迪和斯图尔特·科顿慷慨资助的科顿自身免疫中心,这笔慈善资金支持我们开展高风险高回报的规模化科研。我们重点布局了CAR-T细胞与自身免疫、mRNA疗法、高通量筛选及AI药物发现等领域。
我们建立了"免疫健康平台实验室",核心理念是系统收集每位患者的样本——理想状态是在接受新治疗或病情变化时采集。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构建免疫系统运作模型后,我们可将模型与原始数据分离,进而微调模型以预测其他疾病、企业临床试验方案及健康系统数据。目前数据库涵盖约3000名患者信息,目标扩充至1万至2万名。
哪些研究团队将入驻新中心?
约25个免疫学实验室将迁入,其中年轻团队占比突出——多为近两三年新加入宾大的研究者。中心可容纳35至37个实验室,我们将持续引进新锐力量。科学突破往往源于思想碰撞,我们特意设计了促进跨团队互动的物理空间,以创造更多偶然性合作机遇。
当前重点资助哪些新项目?
我们资助了研究免疫系统识别自体DNA/RNA机制的团队。若细胞核内的DNA异常逸出,会被免疫系统误判为细菌或病毒,引发剧烈炎症。这类识别传感器若发生故障,常导致毁灭性自身免疫病,部分甚至可在数年内致命。
乔纳森·迈纳教授已阐明相关蛋白突变机制,并开发出使突变无害化的药物。另有多项研究聚焦抗体生成调控——这正是自身免疫的致病关键。若神经末梢蛋白触发抗体攻击,将导致肌无力等疾病。我们正解析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的触发机制。
中心还推进CAR-T细胞与自身免疫的创新项目:将癌症治疗中的标准CAR-T细胞用于清除产生抗体的B细胞;同时研发新型CAR-T细胞应对其他自身免疫挑战。
您实验室的核心研究方向是什么?
20世纪90年代末,我开始探索免疫系统应对慢性感染的机制:当无法彻底清除感染源(如HIV或乙肝病毒)时,免疫系统如何运作?为何会出现清除失败?研究中,我们发现了"T细胞耗竭"现象——T细胞正是对抗病毒和肿瘤的免疫主力。
我们的核心始终是解析免疫耗竭机制。它在传染病、癌症及自身免疫疾病中均发挥关键作用。
当前有哪些重点项目?
我们正解析不同自身免疫疾病的异质性。例如针对化脓性汗腺炎这种难治性皮肤炎症疾病,我们通过全面分析皮损组织中的免疫细胞,锁定新的治疗靶点。
我们还研究"免疫系统作为组织生物传感器"的理论:若理解免疫系统感知的内容,就能预判疾病轨迹。婴儿健康研究(尚未发表)源于新生儿科医生的困惑——"早产儿出现的肺部炎症成因不明"。我们发现约10%-20%的重症早产儿在ICU期间会感染,并成功识别出早期感染特征。这将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利用免疫系统,或至少控制早期感染引发的有害炎症。
在AI药物发现领域有哪些突破?
我们对戴维·法杰诺鲍姆医师主导的AI药物再利用项目充满期待。这位曾患卡斯尔曼病并成功自救的医师,建立了可筛查所有FDA批准药物的基础设施,寻找药物对原适应症外疾病的治疗潜力。我们通过AI预测筛选候选药物,再由杰出的萨拉·切里教授在高通量筛选平台验证其对自身免疫相关细胞的作用效果。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