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步行与心脏健康及长寿改善相关联Long walks linked to improved heart health and longevity - WSVN 7News | Miami News, Weather, Sports | Fort Lauderdale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svn.com美国 - 英语2025-10-29 01:41:50 - 阅读时长3分钟 - 1496字
一项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上的研究基于英国生物银行超过33,000名成年人的观察性数据分析表明,持续超过10分钟的长距离步行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和过早死亡率,尤其对每日步数不足8,000步的久坐人群效果突出。研究强调步行时长和连续性比单纯追求10,000步更重要,建议通过较长时间的连续步行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支持血糖控制,从而增强心脏储备功能,为预防冠心病和高血压等心脏疾病提供实用指导,同时指出此类低强度运动适用于所有人群且无健康风险。
长距离步行心脏健康长寿心血管疾病过早死亡身体活动步行时长有氧运动心脏强度疾病预防
长距离步行与心脏健康及长寿改善相关联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你是否听过有人说喜欢在海滩上长时间散步?如果是这样,他们可能已经无意中发现了延长寿命的诸多秘诀之一。

根据周一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上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将长距离步行定义为超过10分钟,进行此类步行的成年人相比短时间步行者,心血管疾病和过早死亡的风险显著降低。

“大多数研究聚焦于每日总步数(包括我们先前的研究),但我们的研究表明积累步数的方式同样重要——尤其对活动量较少的人群而言,”该研究第一作者博尔哈·德尔波索·克鲁兹博士在电子邮件中表示,“这为‘每日10,000步’的理念增添了新维度:即使未达到该步数,进行几次较长的步行而非大量零散的短距离步行,也能对心脏健康和长寿产生实质性改善。”

全球近31%的成年人口缺乏身体活动,未达到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的全球推荐标准。久坐生活方式与失眠风险升高、死亡率增加及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所有人都能从步行中受益——确实没有任何群体因步行而受到伤害。但这些特定发现对久坐人群或每日步数少于8,000步者最为相关,”西班牙马德里欧洲大学医学院健康与体育系副教授兼高级研究员德尔波索·克鲁兹表示。

没有健康捷径

“大多数人步行一两分钟或五分钟并无困难,但当持续时间达到……20、30、40甚至60分钟时,对许多人而言就变得困难得多,而我们正试图建立的正是这种耐力,”丹佛国家犹太健康医院心血管预防与健康中心主任安德鲁·弗里曼博士指出。他未参与此项研究。

规律运动训练肌肉从血液中摄取氧气,从而降低心率、炎症和压力水平。

“较长的步行可能通过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支持血糖控制来发挥作用——这些对心脏健康均至关重要,”德尔波索·克鲁兹解释道。他还补充说,此类步行可能增加心脏刺激量,从而充分激活和调动肌肉。

但如同身体大多数肌肉,长时间运动能力并非一蹴而就。

弗里曼将长距离步行比作举起45公斤(100磅)的哑铃:“我无法立即做到,必须逐步提升能力、增强肌肉力量。心脏强度和有氧能力亦是如此。”

我们常听到人们强调特定目标:每日10,000步或每周150分钟运动。但对非活跃生活方式者而言,这既难以追踪又令人望而生畏。

因此,本研究聚焦于步行时长——即单次步行的持续时间。

“步速仍然重要,但步行时长和连续性似乎是关键因素。因此,人们无需计算每一步,而可专注于在白天安排几次连续的短时步行,”德尔波索·克鲁兹建议道。

增强心脏强度

最简便的方法是步行,同时保持良好姿势:挺直站立、双肩后展、摆动手臂,这有助于预防背痛、便于呼吸并维持平衡。

“步行是全身性运动,不仅涉及下肢,”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健身专栏作者、职业体育认证力量与体能专家及身心教练达娜·桑塔斯在先前文章中表示。

对于初学者,可通过将车停在远离常规位置的地方或进行“舒适有氧运动”来延长步行时长。

“目标仍是每日约30分钟的‘气喘吁吁’式身体活动,这对大多数人而言属于高强度水平,”弗里曼指出。所谓“气喘吁吁”式活动,是指快走时能说话但无法唱歌的状态。

其他有益心脏健康的运动包括靠墙静蹲、平板支撑或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

建立长时间运动能力至关重要,因为“这需要心脏储备功能、心脏强度以及体能。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对包括冠心病和高血压在内的各类心脏疾病具有显著预防效果,”弗里曼强调。

该发现基于一项观察性研究,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超过33,000名成年人的数据。参与者相对缺乏活动(定义为每日步行少于8,000步),且为减少偏差,研究排除了已患重大疾病的人群。研究人员使用加速度计追踪运动,但仅在当周测量一次活动量,因此未监测步行习惯的潜在变化。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研究发现痴呆症两大新风险因素 专家详解具体内容研究发现痴呆症两大新风险因素 专家详解具体内容
  • 周末步行活动助力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研究周末步行活动助力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研究
  • 保持大脑与心脏强健的6个简单策略保持大脑与心脏强健的6个简单策略
  • AMT-130基因疗法全解析:亨廷顿病迎来首款有效治疗方案AMT-130基因疗法全解析:亨廷顿病迎来首款有效治疗方案
  • 亨廷顿病首次获得有效治疗亨廷顿病首次获得有效治疗
  • 营养补充剂标签所述内容与消费者理解的差异营养补充剂标签所述内容与消费者理解的差异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认知功能障碍:巴西队列两年纵向研究的见解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认知功能障碍:巴西队列两年纵向研究的见解
  • 血液和脑生物标志物革新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方式血液和脑生物标志物革新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方式
  • 每位成年ICU患者都应接受基因检测每位成年ICU患者都应接受基因检测
  • 糖尿病女性使用激素替代疗法贴剂比口服更安全糖尿病女性使用激素替代疗法贴剂比口服更安全
  • MIND饮食及其他三种生活方式干预或有助于减少认知衰退MIND饮食及其他三种生活方式干预或有助于减少认知衰退
  • 心房颤动:你需要了解的隐藏心脏风险心房颤动:你需要了解的隐藏心脏风险
  • 玛丽亚称中风住院后朋友离弃了她玛丽亚称中风住院后朋友离弃了她
  • 英国心脏基金会警示:每三分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脏病英国心脏基金会警示:每三分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脏病
  • 性别差异与心房颤动:新研究颠覆传统观点性别差异与心房颤动:新研究颠覆传统观点
  • 更年期显著影响多发性硬化症症状表现及合并症类型研究更年期显著影响多发性硬化症症状表现及合并症类型研究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