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创性临床试验表明,通过检测乳腺癌幸存者骨髓中存在的休眠癌细胞并采用再利用药物治疗,可有效预防乳腺癌复发。这项由宾夕法尼亚大学阿布拉姆森癌症中心和佩雷尔曼医学院科学家主导的研究已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当前乳腺癌治疗虽不断进步,但30%的患者仍面临复发风险,而转移性复发至今无法治愈。
研究团队通过检测51名乳腺癌幸存者发现,现有药物可清除80%受试者的休眠肿瘤细胞。接受单一药物治疗的患者三年无复发生存率超90%,联合用药组则达到100%。首席研究员安吉拉·德米歇尔教授指出:"这项研究首次证实通过监测和靶向休眠期癌细胞可预防复发,这将彻底改变我们对抗乳腺癌的方式。"
研究团队此前已发现休眠肿瘤细胞(微小残留病灶)可在体内潜伏数十年。不同于活跃癌细胞,这些"休眠细胞"无法通过常规影像学检测发现。当这些细胞重新激活时,就会导致转移性乳腺癌的发生。研究特别发现某些对活跃期癌细胞无效的药物,却能有效靶向这些休眠细胞,这表明两种状态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存在根本差异。
在临床前研究阶段,研究团队通过小鼠实验证实,两种经FDA批准的现有药物通过靶向自噬和mTOR信号通路,成功清除小鼠体内的微小残留病灶。目前团队正在开展更大规模的II期临床试验(CLEVER、ABBY和PALAVY试验),以验证该疗法的长期效果。
该研究突破性地揭示了休眠期癌细胞的分子机制,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全新策略。当前约70%的乳腺癌患者存在ER+乳腺癌,这类癌症可能在治疗后数十年才复发,新方法将特别适用于这类患者群体。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探索该疗法对三阴性乳腺癌等高危亚型的治疗效果。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