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听说过电子烟是比吸烟"更安全"的选择。但若本为保护健康而设计的产品反而危及心脏,情况又将如何?
电子烟并非孤立存在。它与吸烟问题、社会不平等及英国日益加重的心脏病负担紧密关联。尽管多年公共卫生运动,吸烟在英格兰最贫困社区仍十分普遍。
原因错综复杂。经济压力大、工作不稳定且长期承受慢性压力的人群更易吸烟。针对性营销和戒烟服务获取困难使戒烟难上加难。与此同时,英国每两名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胆固醇,且多数人并不知情。
报告显示,贫困地区居民吸烟率最高,且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包括高胆固醇)的患病率也最高。
当电子烟在这些社区日益普及,新型尼古丁使用方式可能正用另一种心脏风险替代原有风险。许多人现为减害从香烟转向电子烟,但新证据表明其益处可能不如以往认知的明确。
研究表明,电子烟对部分人群戒烟效果优于其他方法,但新近发现挑战了"电子烟无害替代品"的观念。多项研究已将电子烟使用与脑部及心脏动脉损伤相关联,甚至在从未吸过传统香烟的人群中亦然。血管内壁细胞(即内皮细胞)负责维持动脉弹性、调节血压并防止脂肪沉积附着管壁。当这些细胞受损,动脉失去弹性且血流效率降低,心脏病风险随之上升。
一项研究发现,常规电子烟使用者血管功能受损,其动脉无法正常舒张收缩。其他针对接触蒸汽的人类及动物研究显示,动脉柔韧性下降、血压升高,且脑部与心脏内皮均受损伤。这种动脉硬化会提高心肌梗死、中风及痴呆的发生概率。
造成此类损伤的根源何在?电子烟使用者吸入的蒸汽将尼古丁、化学物质及微粒带入 bloodstream。这些物质引发炎症与氧化应激,导致人体防御机制过度激活并攻击健康组织。电子烟同时降低帮助血管舒张的一氧化氮水平,却增加有害自由基。这些效应共同削弱动脉功能并加剧疾病易感性,提升心脏问题风险。
单次使用电子烟即可升高血压与心率。长期而言,这种刺激、炎症与压力的综合作用会逐渐损伤动脉,即使从未吸过烟者亦不例外。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健康检查项目主要针对40岁以上人群筛查心脏病风险。然而电子烟使用者多集中于40岁以下群体,常规筛查难以检测该年龄段的早期血管损伤。年轻电子烟使用者可能在标准检测中多年携带隐匿性动脉损伤。证据表明,电子烟可引发类似吸烟的早期动脉变化,增加晚年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正因如此,教育与预防至关重要。学校与公共卫生宣传活动在向年轻人揭示电子烟长期风险(包括心脏损伤)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实践证明,结合课堂学习与互动活动的项目能切实产生影响。诸如"及时止损"和埃塞克斯郡"戒除电子烟"等倡议,旨在阻止年轻人开始使用电子烟并支持戒烟者,从而降低其未来心脏病风险。
英格兰各地心脏病死亡率的巨大差异表明,预防工作仍未平等惠及所有群体。心血管疾病预防亟需系统性解决方案。学校、地方议会、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及社区需通力合作,应对吸烟与电子烟等共同风险因素。
当前筛查尚无法检测年轻成年人的早期动脉损伤,但教育仍是最佳防线。帮助年轻人理解电子烟如何影响心脏,可使下一代免受尼古丁成瘾与心血管损伤的隐匿威胁。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