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 儿童肠道健康可能决定其情绪障碍风险
- 拥有特定肠道细菌的儿童焦虑或抑郁风险更高
- 这些细菌与情绪相关脑网络连接变化相关联
2025年10月31日(HealthDay新闻)——儿童未来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可能与其肠道健康有关。
研究人员10月30日在《自然通讯》杂志上报告称,肠道微生物组中含有特定细菌的幼儿在青少年时期更可能发展出情绪障碍。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儿童的肠道细菌与情绪相关脑网络之间连接差异有关——而这些差异又与儿童后期的焦虑和抑郁相关联。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结果表明肠道细菌可能在编程儿童大脑回路方面发挥作用,特别是与情绪相关的回路。
资深研究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发展心理学系主任布丽奇特·卡拉汉(Bridget Callaghan)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将生命早期的微生物组模式与大脑连接以及后期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联系起来,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初步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可能有助于塑造关键学龄期的心理健康。"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新加坡55名参与长期健康研究的儿童的数据。这些儿童在2岁时提供了粪便样本,在6岁时进行了脑部MRI扫描,照顾者在儿童7岁半时填写了关于孩子行为问题的调查表。
研究团队发现,肠道微生物组中梭菌目(Clostridiales)和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细菌水平较高的儿童,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的风险更高。
卡拉汉指出,这两组细菌在成人中已被发现与应激反应和抑郁症有关。梭菌目细菌尤其有害,某些菌株与破伤风、坏疽和肉毒杆菌中毒有关。
她说,未来的研究将深入探究哪些细菌与情绪问题相关,以及观察到的联系是否为直接的因果关系。
卡拉汉说:"我们需要弄清楚在这些大类群中,哪些物种在驱动这些发现。一旦我们有了这些信息,就有相对简单的方法来改变微生物组,比如益生菌或饮食,我们可以用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
更多信息
克利夫兰诊所提供了更多关于肠道微生物组的信息。
来源: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025年10月30日新闻稿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