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新冠,也称为新冠后症状,是指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出现的长期症状。患有此症状的人可能会经历脑雾、疲劳甚至呼吸急促等症状。
一项近期发表在《临床传染病》杂志上的研究探讨了一种可能有助于预防长新冠的干预措施。这项研究聚焦于英国超重或肥胖的成年人。
研究结果显示,在感染确诊后三个月内开始服用二甲双胍的参与者,其长新冠风险有所降低。
二甲双胍对长新冠是否有保护作用?
这项研究深入探讨了药物二甲双胍可能具有的保护作用。先前的数据表明,在新冠诊断后三天内开始服用二甲双胍有助于降低长新冠风险。
在当前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名为"临床实践研究数据链Aurum"的数据库,利用英格兰个人的初级保健数据。他们还可以访问死亡率数据和"医院就诊统计二级保健数据集"。
研究人员纳入了超重或肥胖并经历过SARS-CoV-2感染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被定义为体重指数达到25或更高。他们排除了在前一年使用过二甲双胍的参与者、对服用二甲双胍有禁忌症的参与者,以及在前一年服用其他降血糖药物的参与者。
研究人员检查了多少参与者发展为长新冠。他们将长新冠定义为两种特定诊断代码之一,或在新冠诊断后三个月至一年内出现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出的25种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然而,参与者在感染前180天内不能有这些症状的既往病史。
研究人员在感染诊断后最多追踪参与者一年。他们考虑了包括种族、年龄和新冠疫苗接种情况等协变量。他们还根据年龄和糖尿病状况等因素对部分参与者进行了亚组分析。
总体而言,研究人员纳入了624,308名参与者,其中约3,000名在新冠诊断后三个月内开始服用二甲双胍。与未使用二甲双胍者相比,使用二甲双胍的参与者中长新冠的发生率较低。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在感染诊断后90天内开始服用二甲双胍,可使发展为长新冠的风险降低64%。亚组分析的结果也类似。
这项研究能够表明二甲双胍在降低长新冠风险方面的潜在益处,即使在诊断后较晚开始使用也是如此。
未参与该研究的加利福尼亚州长滩纪念医疗中心肺科和重症医学专家Jimmy Johannes医学博士对研究结果评论道:
"这项研究似乎增加了证据,表明新冠感染后使用二甲双胍可能有助于预防长新冠综合征。尽管这种可能性仍需要通过专门回答这个问题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但二甲双胍帮助预防长新冠的潜力令人感兴趣。这种药物已经广泛可用,且安全记录良好。"
研究局限性与更多研究
研究人员指出了研究的几个优势。例如,由于他们使用了序贯试验模拟框架,偏倚风险较低。但研究也存在局限性。
首先,研究人员用于识别长新冠的一个代码"于2021年10月引入临床使用"。研究人员承认,该代码无法捕捉到此日期之前的长新冠病例。因此,长新冠病例可能被低估。然而,研究人员试图通过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的症状来减轻这一问题。
研究人员指出,很难区分哪些结果是由新冠引起,哪些可能是由其他状况导致的。未来的研究可以探讨这种关系。
开始服用二甲双胍的人比未开始服用二甲双胍的参与者更可能有使用二甲双胍的标签内或标签外原因。虽然研究人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此进行调整,但两组在基线特征上存在差异。
尽管风险低于一些其他研究,但仍存在一定残留混杂风险。该研究未考虑参与者服用的二甲双胍剂量和剂型。
由于本研究聚焦于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尚不清楚这些益处是否适用于该体重指数范围之外的人群。研究也主要在白人个体中进行,因此不清楚结果是否也适用于其他种族群体。
由于研究性质和可用数据,研究人员可能遗漏了相关信息,并且必须做出一些假设。例如,参与者可能没有服用二甲双胍,尽管他们正在填写二甲双胍的处方。
由于研究人员纳入了没有糖尿病的人,他们没有评估血糖状况。然而,他们确实对糖尿病参与者进行了亚组分析。虽然研究人员排除了使用抗病毒药物nirmatrelvir的参与者,但他们没有考虑其他可能降低长新冠风险的抗病毒药物。不过,研究人员指出,包括nirmatrelvir在内的这些抗病毒药物在英国并不常用,且仅限于新冠患者和"有严重SARS-CoV-2感染风险的人"。
最后,研究人员承认,该研究对某些亚组缺乏统计能力,这限制了"从亚组分析结果中得出结论的能力"。
对新冠患者的意义
这项研究强调了药物二甲双胍的另一个潜在益处,并建议另一种可能有助于预防超重或肥胖人群长新冠的策略。未参与该研究的Lake内分泌学和糖尿病PLLC的内分泌学、糖尿病和代谢专家Brian Lake博士向《Medical News Today》表示:
"这项观察性研究的数据表明,如果早期开始服用二甲双胍,新冠后症状(PCC)可降低64%。如果进一步研究确认这些数据,我预计二甲双胍将成为预防PCC的主要治疗手段,适用于[超重或肥胖]患者,无论是否使用当前可用的治疗来遏制病毒影响。"
Johannes也指出,对结果持谨慎态度可能是必要的:
"如果二甲双胍降低了长新冠综合征的风险,那么我们就有了一个已经广泛可用、低成本且相对安全的工具,可以减轻长新冠综合征的可怕负担。虽然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可能性,但许多为新冠提出的治疗方法在经过随机对照试验测试时未能兑现承诺。因此,这项研究的结果值得谨慎对待。"
— Jimmy Johannes医学博士
未来研究还可以探索二甲双胍在降低长新冠风险方面的潜在益处的原因,因为目前尚不清楚涉及哪些潜在机制。研究还可以包括更多样化群体的参与者,并检查"在超重/肥胖个体中使用二甲双胍与其治疗新冠后症状(PCC)功效之间的因果关系"。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