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脏协会周一表示,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数万名慢性失眠成年人的健康数据发现,处方褪黑激素使用超过一年的人群,五年内心力衰竭发生概率显著高于未使用该补充剂的人群。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该研究还指出褪黑激素使用者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更高,且全因死亡率总体高于非使用者。
这项尚未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在睡眠医学专家和心脏病学家群体中引发不同反响。专家建议公众保持冷静,同时强调需进一步研究褪黑激素的长期安全性。
未参与该研究的美国睡眠医学会临床医学副教授兼发言人穆罕默德·里希(Muhammad Rishi)表示:"研究结果确实引人深思,尤其考虑到褪黑激素被普遍视为无害的'天然'助眠剂。"他补充说明该研究属于观察性质,依赖电子健康记录数据,因此无法证明因果关系。
研究采用国际健康记录数据库,分析了13万余名失眠诊断成年人五年的数据。研究人员筛选出约6.5万名曾处方褪黑激素且使用至少一年的参与者。五年间,约3000名处方褪黑激素使用者首次发生心力衰竭,而被归类为非使用者的近1800人出现同类情况。
研究排除了既往心力衰竭诊断或使用其他助眠药物的人群。褪黑激素使用者与数据库中同患失眠但无褪黑激素使用记录者进行匹配。研究团队表示已调整多种可能影响心力衰竭风险的因素,包括其他基础健康状况。
未参与研究的耶鲁医学院心血管医学副教授严晓(Oen-Hsiao)指出:"褪黑激素也是著名的抗氧化剂,可能对冠状动脉疾病提供保护作用——该疾病可导致心力衰竭。"部分研究还表明,在正确时间和剂量下,褪黑激素补充剂有助于调节血压。严晓补充道,该新研究似乎是"唯一宣称褪黑激素会导致心力衰竭的研究"。
什么是褪黑激素?
褪黑激素是大脑松果体在晚间分泌的激素,向身体发出睡眠信号。然而部分医师反对使用褪黑激素补充剂治疗慢性失眠,理由是其有效性证据有限且不一致,且缺乏长期安全性研究。
睡眠专家通常建议小剂量使用褪黑激素以纠正睡眠时间紊乱,例如时差或轮班工作导致的问题。在美国,褪黑激素无需处方即可获取,这与其他一些国家不同。
尽管处方和非处方版本含有相同活性成分,但处方制剂通常受更严格的药品监管,确保纯度和剂量的一致性。
新研究报告主要作者、布鲁克林SUNY Downstate/Kings County初级保健内科主任医师埃肯迪利丘库·恩纳迪(Ekenedilichukwu Nnadi)建议长期使用褪黑激素者——尤其是心脏病患者或高风险人群——咨询医生。他表示:"关键结论并非褪黑激素'有害'或所有人都应停用,而是我们不应因其'天然'或非处方销售就假设它毫无风险。"
核心结论
- 褪黑激素是大脑松果体在晚间分泌的激素,向身体发出睡眠信号
 - 该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议)还发现褪黑激素使用者因心力衰竭住院风险更高,全因死亡率总体高于非使用者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