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gra-D研究显示新型ICD与心脏收缩力调节设备术后表现良好Integra-D Shows Positive Combo ICD, CCM Device Performance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www.medscape.com美国 - 英语2025-10-01 13:01:00 - 阅读时长4分钟 - 1924字
Integra-D临床试验最新数据显示,针对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患者植入的创新型心脏收缩力调节除颤器(CCM-D)在术后6个月表现出显著疗效,94%患者通过首剂26J除颤成功,88%患者心功能症状稳定或改善,其中55%的III-IV级心衰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且30天内并发症率低,证实该双功能设备能安全整合除颤与收缩力调节功能,为不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条件的患者提供新选择,目前研究正扩展至300例规模。
健康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心脏收缩力调节除颤CCM-D设备并发症NYHA分级改善心脏性猝死预防治疗效果实用设备
Integra-D研究显示新型ICD与心脏收缩力调节设备术后表现良好

明尼阿波利斯讯——针对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候选者改用兼具心脏收缩力调节功能的双功能设备后,6个月随访显示,多数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患者的除颤成功且症状稳定或改善。最新Integra-D试验结果同时证实,植入Optimizer Smart设备(脉冲动力公司研发)后1个月内未出现意外并发症。该设备于2019年获FDA批准用于中重度心衰患者的心脏收缩力调节治疗,本次研究还纳入体积缩小25%、重量减轻33%的下一代Optimizer Smart Mini-系统。两款设备均设计为心脏收缩力调节除颤器(CCM-D)。

上述数据在美国心力衰竭学会(HFSA)2025年科学年会上公布。"作为临床医生,我们深知植入ICD是治疗心衰的保障,而CCM-D则是双重保障,"纽约哥伦比亚-普雷斯比提里安医疗集团高级心衰与心脏移植主任Nir Uriel博士在突破性研究环节表示。植入手术涉及胸肌发生器置入及右心室DF-4和IS-1导线植入。所有受试者均为符合原发ICD植入指征、无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C期或D期心衰患者,正在接受指南推荐药物治疗,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

受试者平均年龄63岁,29%为女性,平均LVEF为30%。合并症普遍:81%患有高血压,79%存在血脂异常,48%罹患糖尿病,25%达到3期及以上慢性肾病。98%患者需进行原发性预防ICD治疗。46%为纽约心脏协会(NYHA)II级,48%为III级,仅1%为IV级。"需特别强调,54%患者接受至少三联疗法,36%接受四联疗法,"该研究共同主要研究者Uriel指出。101名受试者中,1人急性除颤测试未诱发成功,被排除后续分析。100名成功通过急性除颤测试的患者中,94人对26J首剂除颤有反应,6人需36J二次除颤方有效。

30天结果与并发症

Uriel表示,心室心律失常期间未发生不当收缩力调节,亦无收缩力调节事件导致ICD过度感知。30天时,89%患者达到推荐治疗剂量(即至少70%预设收缩力调节强度)。研究方案要求患者每周为设备电池充电60分钟:可充电电池负责日常收缩力调节治疗,不可充电电池则承担高压ICD治疗、抗心动过速起搏、除颤后心动过缓起搏及应急起搏(心室备用起搏40次/分钟)。

30天时,91%患者完全遵守充电方案(定义为每10天充电至少60分钟)。共报告5例并发症:1例导线移位需手术修正;1例囊袋感染仅用抗生素治愈;1例心衰恶化;另1例出现胸痛/心包炎,1例发生非心衰相关的低血压。"除颤效果良好,安全性亦佳,"Uriel总结道。研究者指出,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仅需门诊调整治疗参数,无需侵入性或重大医疗干预。

6个月时NYHA分级改善

与基线相比,88%患者在6个月时NYHA分级保持稳定或改善,其中7%提升两个NYHA级别。III级患者改善最为显著,II级患者改善幅度较小,可能存在天花板效应。"核心发现是多数患者改善显著——55%的III-IV级患者症状好转,这与CRT治疗57%的改善率相当,"Uriel强调。11名NYHA分级恶化的患者中,6人存在频繁充电不依从或临近6个月随访时发生不良事件。

Uriel指出,Integra-D试验的术后数据证实该组合设备在疗效测试中可成功为患者除颤,且ICD功能与收缩力调节治疗无不当交互。试验中采用的右心室间隔导线定位也展现出可靠的除颤效能。初步6个月数据显示,多数患者心衰症状稳定或改善。

"CCM-D为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患者提供整合疗法,兼具症状缓解与预防心脏性猝死双重作用,"Uriel表示,"完成100例患者试验后,我们将继续招募至300例,后续患者无需进行疗效测试。"

"实用设备"

会议联合主持人、波士顿麻省总医院心脏病专家Laura Cohen博士认为,该设备"推动治疗进展,为部分患者带来实质改变,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她向《Medscape医学新闻》表示:"将两台设备整合为一具有变革意义,患者会为单次植入的设想感到兴奋。"

Cohen还强调其媲美CRT的益处:"许多因左束支传导异常不符合CRT条件的患者,仍可从CCM设备获益。其提升NYHA分级的效果与CRT相当,将惠及大量患者。"她补充道:"成本问题确实存在,取决于厂商定价策略。总体而言,这似乎是款实用设备。"

本研究由脉冲动力公司赞助。Uriel与Cohen声明无相关利益冲突。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可解释的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中的临床应用和可用性可解释的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中的临床应用和可用性
  • AI可能是游戏规则改变者,但医疗保健需要极其谨慎AI可能是游戏规则改变者,但医疗保健需要极其谨慎
  • AI正在如何改善医疗保健?全球最大的医疗机构之一给出四点答案AI正在如何改善医疗保健?全球最大的医疗机构之一给出四点答案
  • AHA 2025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最新证据与ESC指南对比AHA 2025急性冠脉综合征指南:最新证据与ESC指南对比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轻度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对照试验的个体患者数据荟萃分析β受体阻滞剂治疗轻度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对照试验的个体患者数据荟萃分析
  • 全球植入式除颤器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实现7%的稳定复合年增长率全球植入式除颤器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实现7%的稳定复合年增长率
  • 六家值得关注的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公司六家值得关注的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公司
  • 2025年将改变医学的七大医疗趋势2025年将改变医学的七大医疗趋势
  • AI在医疗行业的变革之路AI在医疗行业的变革之路
  • 维立西呱在VICTOR HFrEF试验中未达主要终点 汇总分析显示获益维立西呱在VICTOR HFrEF试验中未达主要终点 汇总分析显示获益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