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
脓毒性栓塞性脑炎必须与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相鉴别,后者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脓毒症背景下弥漫性脑功能障碍,但无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5。
流行病学
在多数系列研究中,感染性心内膜炎病程中约30%(范围20-40%)的病例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累2。
危险因素
- 心脏疾病
- 风湿性心脏病
- 二尖瓣脱垂
- 人工心脏瓣膜
- 先天性心脏病
- 药物成瘾(静脉注射毒品)
-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 中心静脉导管
- 动静脉分流
临床表现
缺血性卒中是脓毒性栓塞性脑炎患者最常见的首发表现1。症状可从头痛至意识丧失不等,最常见症状包括1,3:
- 发热
- 中毒性脑病:以精神状态改变和精神症状为特征
- 脑膜刺激征
- 头痛
- 癫痫发作
病理
某些病原体可通过动脉血流从全身多部位感染灶进入中枢神经系统1-4:
- 左心系统感染(如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心内膜炎)
- 肺部感染
- 其他可通过动静脉分流进入动脉循环的体部感染
脑损伤主要有三大致病机制4:
- 感染性及血栓性栓子(如心脏瓣膜赘生物脱落)阻塞脑动脉:可导致局灶性缺血、脑出血或两者并存
- 脑膜、脑实质或血管壁受感染性栓子或菌血症侵袭;可见多发微脓肿,偶可融合形成占位性大脓肿
- 毒性及免疫介导性损伤
病因学
- 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
- 草绿色链球菌
- 真菌感染
影像学特征
近90%的脓毒性栓塞性脑炎病例中,病变分布于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这与解剖学优势相关,后循环受累罕见1。
CT/MRI检查
MRI在显示脓毒性栓塞性脑炎各阶段演变方面优于CT。
CT或MRI可显示梗死和出血区域。增强扫描对评估脓肿形成至关重要。
局部动脉炎可促进霉菌性动脉瘤形成及血管破裂。
治疗与预后
在获得培养结果前,及时启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至关重要。若抗感染治疗期间栓子持续形成,可能需行心脏瓣膜置换术。
霉菌性动脉瘤在临床治疗下多可自行消退,但持续存在的动脉瘤可能需要手术或血管内治疗4。
参见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 脓毒性肺栓塞
参考文献
- 沃纳·哈克(Werner Hacke). 神经危重症护理(Neurocritical Care). (2012) ISBN: 9783642876042
- Sonneville R, Mourvillier B, Bouadma L, Wolff M. 感染性心内膜炎重症患者神经系统并发症管理. 重症监护年鉴(Ann Intensive Care). 2011;1(1):10
- 沃纳·哈克(Werner Hacke). 神经危重症护理(Neurocritical Care). (2012) ISBN: 9783642876042
- 马可·穆门塔勒(Marco Mumenthaler), 海因里希·马特尔(Heinrich Mattle). 神经病学(Neurology). (2011) ISBN: 9781604061352
- Gofton T & Young G.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自然综述神经病学(Nat Rev Neurol). 2012;8(10):557-66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