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引发了对常用零卡路里甜味剂长期影响大脑功能的担忧。随着减糖趋势日益盛行,特别是对于需要管理体重和代谢紊乱的人群,糖替代品的使用正在快速增长。
研究人员发现,日常摄入某些糖替代品可能与认知衰老加速相关,尤其体现在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该研究要求人们重新审视将这些甜味剂大量纳入日常饮食的做法。从减肥汽水到无糖口香糖,这些产品常被宣传为糖的"健康"替代品,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一探究竟。
最常见含甜味剂的食品类别:
- 蛋白棒和能量棒
- 风味酸奶
- 无糖糖果和巧克力
- 减肥汽水
- 冰淇淋及冷冻甜点
- 牙膏、漱口水
观察这些我们几乎每日摄入的物品,现在我们"清楚"了解所摄入物质可能对大脑造成的危害。
研究详情
这项发表在《神经病学》期刊上的研究追踪了12000多名巴西成年人八年,监测他们对阿斯巴甜、糖精、安赛蜜、赤藓糖醇、木糖醇和山梨糖醇等常见甜味剂的摄入情况。大量使用这些甜味剂的人群,其记忆力和认知功能衰退速度显著快于少量使用者,认知差异相当于额外经历了约1.6年的脑部老化。
研究还发现,该效应在60岁以下人群和糖尿病患者中更为明显。这两类人群更倾向于使用糖替代品来维持血糖水平,但研究表明这种做法可能对大脑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甜味剂影响大脑的潜在机制
尽管研究尚未确证甜味剂直接导致认知损伤,但已提出若干可能机制。一种假说涉及肠道微生物组变化:某些人工甜味剂会改变肠道有益菌与有害菌的平衡,引发全身性炎症并波及大脑。另一种机制是神经炎症:特定甜味剂可能在大脑中引发低度炎症反应,长期积累可导致记忆丧失和认知功能下降。
研究人员还推测,即使这些甜味剂不含热量,仍可能影响葡萄糖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血糖控制已知会影响大脑功能,尤其对糖尿病患者而言。代谢紊乱与炎症的叠加效应,可能是频繁摄入甜味剂者认知衰退加速的原因。
受检甜味剂清单
本研究重点检测了六种畅销零卡路里甜味剂:
- 阿斯巴甜(常见于"怡口"和"纽特"品牌)
- 糖精(常见于"健怡糖")
- 安赛蜜
- 赤藓糖醇
- 木糖醇
- 山梨糖醇
每种甜味剂在研究中均与认知功能加速衰退相关联。低热量甜味剂塔格糖未呈现相同结果,表明并非所有替代品危害程度相同。
实用建议
专家建议60岁以下人群及糖尿病患者尽量减少人工甜味剂摄入。虽然偶尔食用可能不会造成显著损伤,但长期规律摄入可能导致大脑的永久性改变。天然甜味剂如甜菊糖、蜂蜜或枫糖浆可能是更健康的选择,但仍需适量——过量糖分同样会影响大脑健康及整体福祉。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