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 研究发现,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和心血管疾病结局在瘦型与非瘦型MASLD患者之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 MASLD筛查和风险分层应扩展至体重指数(BMI)之外。
凤凰城 — 根据美国胃肠病学院年会上公布的数据,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MASLD)患者无论体型胖瘦,均易发生长期肝脏和心血管疾病结局。
研究结果显示,非瘦型个体更易发展肝纤维化、脂肪变性和高血压,但瘦型与非瘦型个体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心血管疾病或死亡率方面未观察到统计学显著差异。
“我们需要将MASLD的筛查和监测扩展至BMI之外,”马里兰大学首都区域医疗中心内科住院医师梅克桑·马普卡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在演讲中表示,“例如,考虑体脂率、代谢标志物和民族特异性阈值,为瘦型个体开发风险分层模型。同时,我们需要提高胃肠病学家、心脏病学家和初级保健医生的认识。”
先前的研究已确立心血管和肝脏代谢疾病之间的联系,这些疾病通常与肥胖相关。然而,瘦型个体也可能受到影响。
“我们有兴趣探索BMI正常且患有MASLD的瘦型个体的长期结局,因为此前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兴趣较少,”马普卡告诉Healio。
马普卡及其同事对过去20年发表的31项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这些研究比较了瘦型与非瘦型MASLD患者的肝脏和心血管相关结局。研究纳入超过1000万参与者。
结局包括肝纤维化、脂肪变性、肝硬化、MASH、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大多数研究将瘦型患者定义为BMI低于25 kg/m²,对于亚裔患者,下限为23 kg/m²。
结果显示,非瘦型MASLD个体更易发展肝纤维化(合并比值比[pOR] = 2;95%置信区间[CI],1-3.9)、肝脂肪变性(pOR = 2.1;95% CI,1.5-2.9)和高血压(pOR = 0.7;95% CI,0.6-0.9)。
瘦型个体肝硬化风险较低(pOR = 0.7;95% CI,0.5-0.9),但并非完全避免此并发症。
研究人员观察到,瘦型与非瘦型个体在MASH(pOR = 1.2;95% CI,0.7-2)、心血管疾病(pOR = 0.9;95% CI,0.7-1)或死亡率(pOR = 1.4;95% CI,1-2)方面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我们惊讶地发现,在如此大的样本量下,瘦型与非瘦型组在MASH和心血管疾病方面无统计学显著差异,”马普卡表示。
他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了解瘦型患者体脂率分布和遗传特征,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其整体结局。
“肥胖不应是MASLD筛查的唯一标准,对MASLD瘦型患者的关注也不应减弱,”马普卡告诉Healio。
更多信息:
梅克桑·马普卡医学博士、公共卫生硕士可通过联系获取更多信息。
来源与披露
来源:
马普卡 M 等。瘦型与非瘦型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疾病个体的肝脏和心血管代谢疾病结局:一项荟萃分析。在美国胃肠病学院年会上报告;2025年10月24-29日;凤凰城(混合会议)。
披露: 马普卡报告无相关财务披露。其他作者的相关财务披露请参见研究原文。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