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奈山医院临床研究团队证实:在活体患者脑深部刺激(DBS)手术中同步进行前额叶皮质活检,与常规DBS手术相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或认知功能衰退风险。该项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神经外科领域权威期刊《Neurosurgery》。
该项研究突破了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技术壁垒——通过改良的活体脑组织取样方法,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获取珍贵的人类脑组织样本。当前神经科学分子机制研究主要依赖死亡患者样本,而该技术为活体研究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西奈山"活体脑计划"联合负责人、神经调节中心主任Brian Kopell博士表示:"通过改良立体定向活检技术,我们可在植入DBS电极时安全获取前额叶皮质样本。这项回顾性安全性分析证实了创新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衷心感谢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
研究团队对2013至2024年间单中心完成的1152例DBS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52例(活检组)在电极植入时进行前额叶活检,500例(非活检组)采用常规手术方式。术后通过头颅CT扫描及病历复查(随访期90天)监测感染、颅内出血(ICH)和癫痫等急性并发症,并对部分患者进行约1年期认知评估。
结果显示:
- 两组均未发生感染病例
- 颅内出血率:活检组1.7% vs 非活检组1.4%(p=0.88)
- 癫痫发生率:活检组0.2% vs 非活检组0.4%(p=0.82)
- 认知功能变化与活检次数无显著相关性
手术采用标准立体定向技术,在开颅钻孔后使用特制活检工具取样,平均活检体积40mm³(中位数30mm³)。研究指出该活检技术具有高度可标准化特性,取样精度控制在±10mm³范围内。
"这项安全技术为神经科学打开了活体研究的新视野。"西奈山个性化医学研究所所长Alexander Charney博士表示:"目前'活体脑计划'已取得多项突破,包括人类脑组织生物特性全景表征、突触级脑电路研究技术、脑部基因治疗递送系统等。期待更多机构参与扩展该研究范式。"
"活体脑计划"是西奈山医院主导的多尺度人类脑研究项目,已纳入600余例接受DBS手术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包括帕金森病、强迫症等)。该项目获得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资助,综合运用临床观察、神经药理、影像、生理监测等多模态技术解析神经精神疾病的生物学机制。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