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体息肉)是由子宫内膜(子宫体黏膜层)基底层增生形成的良性病变。这种疾病占所有子宫内膜病理改变的53.6%,是妇科最常见的子宫内膜疾病之一。近年来全球包括俄罗斯在内,激素依赖性疾病呈现上升趋势,该病在妇科就诊人群中的检出率为5-25%。
主要致病因素
- 感染因素:13.8%的患者有盆腔炎病史
- 激素失衡:雌激素过量与孕激素缺乏
- 代谢综合征:肥胖、2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
- 医源性因素:反复宫腔刮宫术
- 遗传易感性:染色体结构异常
- 免疫抑制:T/B细胞活性降低
临床表现
- 异常子宫出血(最常见症状)
- 经期延长/经量增多
- 不孕症(影响胚胎着床)
- 绝经后阴道出血
- 10%患者无症状
- 大型息肉可致下腹绞痛
病理机制
发病核心是卵巢功能异常导致的雌激素过剩:
- 相对性雌激素过多:孕激素分泌不足
- 绝对性雌激素过多:雌激素分泌过量
关键发病机制包括:
- 内膜受体异常:雌/孕激素受体失衡
- 免疫监视失效:异常细胞清除障碍
- 凋亡抑制:细胞异常增殖
诊断方法
- 经阴道超声(首选):
- 准确率80-98%
- 最佳检查期:月经第5-8天
- 典型征象:内膜局灶增厚、卵圆形低回声
- 宫腔镜检查:
- 直视观察病变形态、位置
- 可同时进行治疗
- 组织病理学:
- 分型:腺体型/囊腺型/纤维腺型/纤维型
- 鉴别诊断:腺肌瘤/黏膜下肌瘤
治疗方案
标准治疗流程
- 宫腔镜电切术(金标准):
- 创伤小:经宫颈操作无需开腹
- 彻底切除:同步处理息肉蒂部
- 恢复快:术后2小时可离院
- 优势:保留生育功能
- 术后管理:
- 激素治疗:地屈孕酮、诺雷德等
- 宫内系统:曼月乐环放置
- 抗炎治疗:慢性感染病例
- 生活干预:控制体重/调节代谢
特殊情况处理
- 复发病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 癌变风险:术后6个月复发率高达50%
- 绝经后女性:推荐根治性治疗
预后管理
- 随访方案:
- 术后首年每3个月复查超声
- 长期每年1次妇科检查
- 预防措施:
- 及时治疗阴道炎/宫颈炎
- 控制代谢性疾病
- 避免盲目刮宫
重点提示
- 未及时治疗可致:
- 不孕症
- 重度贫血
- 子宫内膜癌变(风险达20%)
- 早期症状易被忽视,建议18岁以上女性每年例行妇科检查
- 疑似症状立即就医,禁止自我药疗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