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可能有助于提高体外受精(IVF)的成功率,使更多无法自然受孕的患者受益。研究人员在1月8日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的一项研究中指出,AI程序可以帮助医生分析超声波扫描结果,确定激素注射的最佳时机,从而优化卵子采集的数量并提高妊娠成功的几率。
“体外受精为许多无法自然受孕的患者提供了帮助和希望,但这种治疗方法具有侵入性、费用高昂且耗时较长,”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临床科学家阿里·阿巴尔博士(Dr. Ali Abbara)在一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治疗失败时,这对患者来说可能是非常痛苦的,因此确保这一治疗尽可能有效非常重要。”
医生通常通过超声波扫描监测卵巢中卵泡的大小,以决定何时给予患者“触发”激素注射,准备采集卵子。触发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如果卵泡太小或太大,注射的效果会降低。研究人员分析了2005年至2023年间在英国11家诊所和波兰2家诊所完成IVF治疗的19,000多名患者的资料,发现当大多数卵泡的大小在13毫米到18毫米之间时,进行激素注射可以增加成功采集更多卵子的机会,并提高妊娠成功率。
目前的方法通常是当两到三个卵泡的大小超过17毫米至18毫米时给予激素注射,而AI程序的新发现更加精确。“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展,因为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利用更广泛范围的卵泡尺寸数据来决定何时给予患者触发注射,而不是仅仅依赖最大卵泡的尺寸——这是当前临床实践中的标准做法,”阿巴尔博士补充道。
研究团队计划开发一种AI工具,以个性化的方式支持医生在IVF过程中的多个步骤进行决策。“在做出最佳决策至关重要的情况下,这种技术可以辅助医生的决策,并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结果,”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计算机系的共同高级作者托马斯·海尼斯(Thomas Heinis)表示。“重要的是,我们预计计算能力在未来会指数级提升,这将使我们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利用精确数据做出决策。”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