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细胞外囊泡)Exosome (vesicle ) - Wikipedia

环球医讯 / 外泌体知识来源:en.wikipedia.org国际 - 英文2025-08-12 21:58:11 - 阅读时长2分钟 - 954字
本文系统阐述了外泌体的生物发生机制、生理功能及临床应用潜力。从1983年网织红细胞研究中的首次发现,到作为细胞间通讯载体的最新研究,详细解析了其在肿瘤转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分离检测技术进展与治疗应用前景。全文涵盖外泌体双层膜结构特征、生物合成途径、microRNA装载机制及作为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同时警示了未经批准的商业滥用风险。
外泌体细胞外囊泡生物发生机制分子载物临床应用肿瘤诊断神经疾病监测药物递送再生医学疫苗开发研究挑战争议监管
外泌体(细胞外囊泡)

外泌体是直径30-150纳米的膜包被细胞外囊泡(EV),由多数真核细胞的内体系统产生。在多细胞生物中,这些纳米级囊泡广泛存在于唾液、血液、尿液和脑脊液等体液中,参与凝血、废物管理和细胞通讯等关键生理过程。

生物发生机制

外泌体通过晚期内体(多囊体/MVB)向内出芽形成。当多囊体与细胞膜融合时,腔内囊泡(ILV)被释放为外泌体。研究证实其生物发生存在两种主要途径:

  1. ESCRT依赖途径:由ESCRT-0至III复合体及Vps4 ATP酶组成的蛋白机器介导泛素化蛋白的分选与膜剪切
  2. 非经典途径:包括syndecan-syntenin-ALIX介导的膜微域调控机制

分子载物特征

外泌体富含来源细胞的生物分子:

  • 蛋白质:粘附分子、细胞骨架蛋白、细胞因子、核糖体蛋白、生长因子及代谢酶
  • 脂质:胆固醇、脂筏、神经酰胺
  • 核酸:DNA、mRNA及miRNA,其中miRNA装载存在特异性序列(EXOmotif GGAG)与sumoylated hnRNP A2B1介导的分选机制

临床应用进展

诊断领域

  • 肿瘤标志物:肿瘤来源外泌体可反映原发癌细胞的蛋白组学与转录组学特征,用于非侵入性癌症检测
  • 神经疾病监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外泌体可携带淀粉样蛋白清除酶,为治疗提供新靶点

治疗应用

  • 药物递送:工程化外泌体可靶向递送多柔比星、紫杉醇至肿瘤部位
  • 再生医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促进心肌修复,调节自体免疫反应
  • 疫苗开发:树突状细胞外泌体疫苗正在临床试验阶段

研究挑战

  1. 分离技术:超速离心法存在脂蛋白共沉淀问题,新型微流控芯片与不对称场流分馏技术可提升纯度
  2. 检测局限:传统流式细胞术灵敏度不足,纳米级磁电化学传感器与微核磁共振装置(microNMR)提供新方案
  3. 功能验证:哺乳动物中外泌体RNA转移的生物学功能尚存争议,需排除RNA降解与细胞碎片干扰

争议与监管

美国FDA已就未获批的外泌体疗法发布警告,包括将其非法用于新冠治疗及抗衰老产品开发。某些机构通过"化妆品"标签规避监管的行为已被警示,强调所有外泌体产品需通过严格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研究者正致力于建立标准化分离流程(如MISEV2018指南),并构建ExoCarta等分子数据库,以推动该领域的规范化发展。【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外泌体(细胞外囊泡)外泌体(细胞外囊泡)
  • 植物来源的外泌体样纳米囊泡: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机制与分子理解及潜在治疗应用植物来源的外泌体样纳米囊泡: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机制与分子理解及潜在治疗应用
  • 干细胞分泌组中细胞外囊泡及其蛋白质冠层的分子动态干细胞分泌组中细胞外囊泡及其蛋白质冠层的分子动态
  • 外泌体:帮助你与万亿最亲密朋友保持联系的信使外泌体:帮助你与万亿最亲密朋友保持联系的信使
  • 外泌体会成为下一个重大突破吗?外泌体会成为下一个重大突破吗?
  • 外泌体:组成、生物发生与功能外泌体:组成、生物发生与功能
  • 新研究揭示外泌体与生物衰老的关联新研究揭示外泌体与生物衰老的关联
  • 外泌体:您应了解的一切以及应向供应商提出的问题外泌体:您应了解的一切以及应向供应商提出的问题
  • 外泌体:功能解析与行业动态外泌体:功能解析与行业动态
  • Neucore Bio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 推进基于外泌体的CMT1A遗传病治疗研究Neucore Bio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 推进基于外泌体的CMT1A遗传病治疗研究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