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制药于2025年7月14日报告称,其开发的1型嗜睡症治疗药物Oveporexton取得了积极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为公司申请审批奠定了基础。此前该药物被称为TAK-861,现正式命名为Oveporexton。两项III期临床研究评估了该药物对主要类型嗜睡症的疗效。武田表示,Oveporexton达到了所有主要和次要试验终点,在12周的治疗后,患者在清醒度、日间过度嗜睡、肌肉无力等症状评分上均有显著改善。
公司未公布具体数据,但周一发表声明称,药物接受者在这些评估中表现出“统计学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并在各项症状研究中达到“接近正常范围”。Oveporexton的安全性与此前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一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失眠和突然的排尿冲动,未报告严重的治疗相关副作用。超过95%完成试验的受试者进入了长期扩展研究。
武田研发主管Andy Plump在声明中表示:“这些结果建立在我们IIb期研究的变革性成果之上,大多数参与者在12周治疗结束时达到了正常评分范围,并在广泛的症状上报告了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
武田计划在2025财年向美国及其他地区监管机构提交审批申请,并计划在即将召开的医学会议上公布详细结果。
这一成果使武田成为首家寻求靶向Orexin受体药物审批的公司。Orexin蛋白在大脑中有多种作用,包括维持清醒状态。长期以来,Orexin与“1型嗜睡症”相关,该病是一种伴随肌肉无力的慢性失眠症。多家制药公司,包括Jazz Pharmaceuticals、Alkermes、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和Centessa Pharmaceuticals,均在开展针对Orexin的临床试验,涉及睡眠障碍及其他疾病。
不过,这一领域也经历了部分挫折。武田此前因肝毒性问题搁置了一款靶向Orexin的早期药物,而Jazz则因眼部和心脏相关副作用终止了一项早期试验。
Jefferies分析师Stephen Barker在周一的客户报告中指出,武田在III期试验中的成功“巩固了其领先地位”。他预测,仅针对1型嗜睡症,该药物的年峰值销售额可能达到30亿美元。他还预计,武田更广泛的Orexin药物组合(包括针对2型嗜睡症和特发性嗜睡症的药物)可能实现超过这一数字两倍的销售总额。
武田于2024年进行了重组,正依赖包括Orexin类药物在内的后期研发管线推动未来几年的增长。目前,其在1型嗜睡症领域的最接近竞争对手是Alkermes的ALKS 2680,该药物目前正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