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辅助治疗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PDF) Selenium adjuvant therapy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

硒与微生态 / 来源:www.academia.edu斯洛伐克 - 英语2025-10-22 19:24:55 - 阅读时长4分钟 - 1922字
本研究探讨了硒作为辅助治疗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特别是细菌性脑膜炎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显示,对一名38岁的斯洛伐克裔细菌性脑膜炎并发严重脓毒症的患者进行连续六天每日750微克五水合亚硒酸钠补充后,其体内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显著增加,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轻微下降且炎症标志物水平降低,表明机体对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产生了适当反应。研究证实,补充硒可以改善危重患者的抗氧化状态,减少对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氧化损伤,在细菌性脑膜炎期间抗氧化状态降低的情况下,硒作为辅助治疗显示出减少并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潜力,其作用机制包括作为促氧化剂帮助消除微生物病原体以及作为抗氧化硒酶发挥作用,可作为肺炎球菌性脑膜炎并发脓毒症患者的合适补充干预措施。
硒辅助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细菌性脑膜炎脓毒症抗氧化状态患者预后氧化损伤并发症
硒辅助治疗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

拉迪斯拉夫·科坎(Ladislav Kocan)

摘要

引言:细菌性脑膜炎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受损导致的永久性后遗症相关。大量炎症介质的释放和活性氧物质的产生常常使疾病过程复杂化,并导致脓毒症的发展和患者预后的恶化。

病例报告:一名38岁的斯洛伐克裔男性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伴有严重脓毒症被收入重症监护室。在连续六天每日补充750微克五水合亚硒酸钠期间,记录到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其辅因子为硒)和协同作用的酶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增加。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轻微下降和炎症标志物水平的降低表明机体对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产生了适当的反应。

结论:已证明对危重患者补充硒可以改善其抗氧化状态,并可能减少对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氧化损伤。作为辅助治疗的硒在细菌性脑膜炎期间抗氧化状态降低的情况下显示出减少并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潜在效果,首先作为促氧化剂帮助消除微生物病原体,其次作为抗氧化硒酶。所得结果使我们得出结论,这可以作为肺炎球菌性脑膜炎和并发脓毒症患者的合适补充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 Ostergaard Ch, Konradsen BH, Samuelsson S. 根据感染焦点的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因素. BMC Infect Dis 2005;5:93. IJCRI 2012;3(11):50-55.
  2. Geoghegan M, McAuley D, Eaton S, PowellTuck J. 危重疾病中的硒. Curr Opin Crit Care 2006;12(2):136-41.
  3. Nau R, Brück W. 细菌性脑膜炎中的神经元损伤:机制及治疗意义. Trends Neurosci 2002;25(1):38-45.
  4. Menezes ChC, Dorneles AG, Sperotto RL, et al. 无菌性和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氧化应激. Neurochem Res 2009;34(7):1255-60.
  5. Spapen H, Zhang H, Vincent JL. 拉扎罗德在内毒素血症和其他形式脓毒症中的潜在治疗价值. Shock 1997;8(5):321-7.
  6. Heyland D, Dhaliwal R, Suchner U, Berger MM. 抗氧化营养素:危重患者中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系统性综述. Intensive Care Med 2005;31(3):327-337.
  7. Strachan S, Wyncoll D. 危重患者中的硒. The Intensive Care Society JICS 2009;10(1):38-42.
  8. Andrews PJ, Avenell A, Noble DW. 谷氨酰胺、硒或两者联合补充危重患者肠外营养的随机试验. BMJ 2011;342:d1542.
  9. Gerber J, Nau R. 细菌性脑膜炎中损伤的机制. Curr Opin Neurol 2010;23(3):312-318.
  10. Sakr Y, Reinhart K, Bloos F, et al. 血浆硒浓度、全身炎症反应、脓毒症和多器官衰竭之间的时间关系. British J Anaesth 2007;98(6):775-84.
  11. Valenta j, Brodska H, Drabek T, Hendl J, Kazda A. 脓毒症中高剂量硒替代:一项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 Intensive Care Med 2011;37(5):808-815.
  12. Holcik M, Sonenberg N. 应激和凋亡中的翻译控制. Nat Rev Mol Cell Biol 2005;6(4):318-327.
  13. MolinaHeredia FP, MouvéeLevin C, Berthomieu C, et al. 无需产生H2O2的超氧化物解毒:亚铁氰化物复合超氧化物还原酶的抗氧化活性. Proc Nat Acad Sci U S A 2006;103(40):14750-14755.
  14. Heyland D, Dhaliwalm R, Day A, Drover J, Cote H, Wischmeyer P: 优化危重患者谷氨酰胺二肽和抗氧化剂剂量:I期剂量确定研究.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2007;31(2):109-118.
  15. Ganther HE. 硒代谢、硒蛋白和癌症预防机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复杂性. Carcinogenesis 1999;20(9):1657-1666.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