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主要有三层结构——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皮下层)。每层都具有独特的组成和多个亚层,它们共同支持人体其他系统并维持整体健康。
表皮
表皮是最外层的皮肤层。其核心功能包括:
- 保护身体免受紫外线辐射伤害
- 防止体内水分流失
- 作为皮肤器官的整体感受器
表皮厚度存在显著差异:眼睑处最薄(约0.5毫米),手掌和脚底处最厚(1.5毫米)。
表皮由以下五层组成:
- 角质层:表皮最外层由扁平死细胞(角质细胞)构成,形成保护屏障并为皮肤、毛发和指甲提供结构支撑。
- 透明层:仅存在于手掌和脚底较厚表皮中的特殊层,专门抵御摩擦损伤。
- 颗粒层:扁平角质细胞与脂质(脂肪酸)结合形成防水屏障,防止体液经皮肤流失。
- 棘层:又称鳞状细胞层,是表皮最厚部分,构成阻止异物入侵的主要屏障,含有新生角质细胞及抗感染的朗格汉斯细胞。
- 基底层:表皮最内层,包含推动角质细胞向外迁移的干细胞、产生色素的黑素细胞,以及参与触觉感知的默克尔细胞。
影响表皮的常见病症包括:
- 头皮屑
- 湿疹
- 一度烧伤
- 基底细胞癌
- 鳞状细胞癌
- 侵袭性黑色素瘤
真皮
真皮位于皮肤中间层,包含结缔组织、毛细血管、神经末梢和毛囊,同时分布着产生皮脂(体油)的皮脂腺及分泌汗液的外泌汗腺。
真皮厚度随身体部位变化:眼睑约0.6毫米,背部、手掌和脚底可达3毫米。
真皮分为两个区域:
- 乳头层真皮:上层较薄部分与表皮在表皮真皮连接处(DEJ)相接,含微血管网络负责调节皮肤温度并向表皮输送营养。
- 网状层真皮:下层较厚区域富含胶原蛋白束,这种主要结构蛋白赋予皮肤弹性强度和支撑力。
影响真皮层的疾病包括:
- 炎症性痤疮
- 自身免疫性胶原疾病(如硬皮病)
- 慢性日晒损伤(日光性弹性蛋白变性)
- 二度烧伤
- 遗传性胶原疾病(如埃勒斯-当洛斯综合征和马凡综合征)
- 荨麻疹
- 肿瘤(如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
皮下组织
作为皮肤最内层,皮下组织(又称皮下层)主要由脂肪组织、结缔组织、较大血管和神经构成。
人体大部分脂肪储存于此层,具有双重保护功能:抵御温度变化并缓冲肌肉与内脏免受外力冲击。
皮下组织还承担以下关键职能:
- 储存脂肪细胞作为能量储备
- 通过血管收缩舒张调节体温
- 作为骨骼、肌肉与其他器官连接皮肤的锚定点
- 含有深层压力感受器
- 分泌瘦素激素维持身体代谢稳态(各系统平衡运作)
影响皮下组织的疾病包括:
- 褥疮
- 低体温症
- 脂肪炎
- 结节病
- 三度烧伤
- 各类肿瘤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