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下降和社交媒体使用量的增加,家长和研究人员都试图更好地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社交媒体是否会加剧心理健康问题?还是那些已经在挣扎的孩子更有可能转向社交媒体?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可能存在一个答案。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在三年内调查了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和抑郁症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量的增加预示了未来抑郁症状的上升,但反之则不然。
这项研究于5月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跟踪了近12,000名从9到10岁开始的青少年,为期三年。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儿科副教授Jason Nagata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谈到了他团队的发现和观察结果。
社交媒体使用量在青少年时期激增,抑郁症状随之而来
研究参与者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在这几年里增加了十倍,从9岁时的每天约7分钟增加到13岁时的每天74分钟。在同一时间段内,报告的抑郁症状增加了35%。
“社交媒体确实似乎是未来抑郁或抑郁症状恶化的风险因素,”Nagata说。“但已经抑郁的孩子在未来几年并不一定会更多地使用社交媒体。”他说,这种模式的出现是一个“新的发现”。
这些数据来自全国性的青少年大脑认知发展研究,该研究包括了一个种族和经济多样性的样本,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脑发育和儿童健康研究之一,Nagata说:“这项研究的一个优势是,它每年都跟踪这些相同的孩子。”
其他因素,如遗传或社会影响(例如疫情),也可能决定一个孩子是否会患上抑郁症,Nagata说。但虽然这些因素大多不在个人控制范围之内,他指出,将社交媒体识别为一个因素是重要的,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改变来减少这种风险”。
限制访问社交媒体的努力似乎没有效果
“技术上来说,大多数社交媒体平台的最低年龄要求是13岁,”Nagata说——然而,在他们的研究开始时,20%的9岁和10岁儿童已经有了社交媒体账户,而到了11岁或12岁时,三分之二的儿童都有了社交媒体账户。Nagata说,平均而言,这些孩子在三个平台上都有账户;TikTok是最常见的,其次是Instagram和Snapchat。
他认为这是政策制定者应该注意的问题。“对我来说,这项研究表明,目前的年龄验证并不起作用。尽管我们有规定和法律,但大多数孩子似乎足够精通技术,能够绕过这些规定。”
网络欺凌可能是导致抑郁症状的一个驱动因素
Nagata和他的同事还利用同一组青少年的数据进行了另一项研究——发表在《柳叶刀区域健康-美洲》期刊上——解释了为什么社交媒体可能预示着抑郁症状。该研究发现,11至12岁的儿童如果经历了网络欺凌,在接下来的一年内报告自杀念头或自杀企图的可能性是其他儿童的两倍多;他们尝试使用物质(包括大麻、酒精和烟草)的可能性也是其他儿童的两倍多,Nagata说。
他说,网络欺凌对青少年来说是一种特殊的折磨。“一般来说,在学校欺凌中,你知道是谁在欺负你,而且他们是当面进行的,且仅限于你们彼此在场的时候,”他说。“但网络欺凌可以是持续不断的,甚至在你的卧室里,深夜进行。有时欺凌者是匿名的,可能是成年人,可能是来自假账户,也可能是来自世界另一端的人。”
手机使用取代了其他关键活动,如睡眠
Nagata说,社交媒体使用可能导致或加剧抑郁症状的另一个方式是简单的“替代效应”:“我们一天只有24小时,孩子们花在屏幕和社交媒体上的时间越多,即使内容是好的且没有被欺负——那仍然是他们没有用来做其他有益于健康的事情的时间,比如睡眠或体育活动。”
他说,睡眠对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大脑发育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孩子们在睡前一小时把手机收起来。“但我们发现,这段时间是大多数这些青少年最活跃的时间,”他说。“临睡前,他们在卧室里给朋友发信息。”
他们的研究发现,63%的青少年报告说他们在夜间把手机或电子设备放在卧室里,17%的人说他们在过去一周内被通知唤醒过。“最好的做法是把手机放在卧室外面,”他说。
家长需要一个计划——包括评估自己的屏幕使用情况
对于家长来说,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为家庭制定一个媒体计划——家长也需要遵守这些商定的指导原则,Nagata指出:“最大的预测因素之一就是成人的屏幕使用情况。”
他说,当家长们选择战斗时,他建议重点关注就寝时间和用餐时间的限制。研究还表明,当人们在吃饭时分心于屏幕时,“即使不饿,他们也倾向于吃得过多,”他说;他们也错过了与家人交流和联系的机会。“尽可能确保媒体使用不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不会取代面对面活动或体育活动——这些都是你可以真正努力减轻危害的方法。”
现在是创建新家庭计划的好时机:“根据孩子们在暑假期间的活动,媒体使用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他说。“所以现在是家长们讨论这些问题的好时机。”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