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目的
利用挪威青少年数据,探索新冠疫情前及疫情第一年期间心理健康、生活质量、躯体症状和孤独感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与社会经济地位(SEP)的关系。
研究方法
采用横断面比较设计,整合Young-HUNT4(2017-2019,n=4347)与Young-HUNT COVID(2021年5-6月,n=2033)数据,并对Young-HUNT4中1565名13-15岁青少年进行纵向追踪。通过回归分析评估SEP影响,并比较高低SEP组的健康趋势变化。
研究结果
横断面数据显示,疫情中青少年孤独感和男孩心理困扰显著上升,但总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保持稳定。纵向数据显示,除男孩总体健康外,其他指标均恶化。低SEP组出现更差的健康状况,其中男孩心理困扰、总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恶化,而女孩却有所改善。
研究结论
除男孩心理困扰外,研究期间总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未恶化但孤独感增加。低SEP群体中,女孩似乎比男孩更能适应疫情环境,甚至表现出健康改善。
引言
2020-2021年全球多数国家实施学校停课防疫措施。挪威于2020年3月12日强制关闭所有学校,后续防控措施存在地域差异。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挪威地广人稀且社会福利体系完善,可能形成独特的青少年成长环境。
青春期是社交角色转变的关键期,疫情限制措施可能加剧社会隔离带来的心理困扰。近几十年报告显示青少年幸福感下降、心理困扰增加。本研究结合疫情前(2017-2019)和疫情期间(2021)的挪威青少年数据,旨在纵向分析疫情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
方法
研究人群
数据来自挪威特伦德拉格郡的HUNT研究,包含:
- Young-HUNT4(2017-2019):8066名13-19岁青少年
- Young-HUNT COVID(2021):32所高中的5034名参与者(有效样本2033名)
纵向追踪Young-HUNT4中1565名13-15岁青少年的四年期变化。
研究变量
- 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家庭经济状况"自评分为高低两组
- 孤独感:单题项测量,分为"经常孤独"和"偶尔孤独"
- 心理健康:使用HSCL-10量表(≥1.85为心理困扰)
- 生活质量:ILC-28量表(得分越高质量越低)
统计分析
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Friedman检验及回归分析,调整性别和年龄因素。
结果
横断面比较
2021年数据显示:
- 男孩孤独感从8.4%升至11.2%(+2.8%)
- 女孩孤独感从16.9%升至20%(+3.1%)
- 仅男孩出现心理健康恶化(HSCL-10得分增加1.12)
- 社会经济地位感知未发生变化
社会经济地位影响
低SEP组所有健康指标均恶化:
- 男孩:心理困扰恶化(OR=1.47)
- 女孩:仅孤独感恶化(OR=1.31)
纵向分析
追踪数据显示:
- 男孩心理困扰从14.3%升至24.3%
- 女孩心理困扰从34.5%升至52.0%
- 仅女孩出现躯体健康恶化(11.6%-19.5%)
讨论
主要发现
- 疫情期间孤独感持续上升(男孩+2.8%,女孩+3.1%)
- 仅男孩出现心理健康恶化
- 低SEP群体中女孩适应力更强
- 青春期发育过程本身导致健康指标恶化
疫情限制措施的影响
挪威实施的严格防疫措施导致:
- 学校关闭时间长达14个月
- 体育活动取消
- 青少年群体经历比儿童更严重的限制
与欧洲其他国家研究相比,挪威的农村特性、高福利体系可能缓解了部分负面影响。
孤独感的特殊性
全球数据显示:
- 女性青少年孤独感持续上升
- 数字媒体使用增加可能加剧社交孤立
- 孤独感与自杀行为(OR=1.34)、社交焦虑(OR=1.41)显著相关
本研究显示:
- 疫情期间孤独感线性增加
- 但挪威青年疫情前后孤独感未显著变化(与Hansen 2021研究一致)
性别差异机制
可能解释包括:
- 女孩更强的社会支持感知
- 学校压力减轻(英国研究显示33%青少年在封锁期间心理状态改善)
- 家庭关系维持(挪威青少年亲子关系未恶化)
强度与局限
优势
- 纵向追踪数据(四年期)
- 包含高低社会经济地位对比
- 使用标准化量表(HSCL-10、ILC-28)
局限
- 自评数据可能存在偏差
- 疫情期间样本流失率28%
- 单一问题测量孤独感
结论
本研究表明:
- 疫情未导致青少年总体健康恶化
- 孤独感显著增加(+3%)
- 低SEP群体出现性别差异:男孩恶化,女孩改善
- 青春期发育本身是健康恶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建议:
- 针对性支持男性青少年心理健康
- 关注低收入家庭青少年群体
- 优化数字社交与现实社交的平衡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