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是一项复杂程序,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近期批准了一种面向55岁以上人群的初级医疗血液检测,有望简化诊断流程。
KERA的山姆·贝克就此采访了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痴呆临床试验负责人布兰登·凯利博士。凯利博士同时担任该校神经学教授兼临床副主任。
凯利博士表示:"FDA近期批准的血液检测对评估认知能力下降或出现痴呆症状的患者非常有帮助,但仅凭此检测本身可能不足以确诊阿尔茨海默病。"
贝克追问:"该检测的实际价值是什么?"
凯利博士解释:"相比脑脊液采集等传统评估手段,这种检测侵入性更小。若需使用针对脑部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新疗法,我们仍需通过PET扫描等高级技术确认淀粉样蛋白的存在。而血液检测能有效判断是否需要进行PET扫描——若检测结果为阴性,脑部存在显著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可能性较低;若呈阳性,则高度提示PET扫描结果将呈阳性。因此它可作为强大的初筛工具。"
贝克进一步询问:"该检测适用于已确诊痴呆的患者,还是近期感觉健忘的普通人群?"
凯利博士强调:"对于当前无认知症状或记忆担忧的人群,即便家族有痴呆病史,也不建议将其用作筛查工具。因为认知正常者若检测异常,目前尚无FDA批准的对应药物。但当患者或家属报告健忘症状,经医生认知测试发现轻度认知障碍时,该检测便能有效判断这些症状是否为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征兆。"
贝克提到近年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显著,凯利博士肯定道:"确实如此。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两大方向:一是开发更精准的生物标志物以实现早期检测;二是深化疾病生物机制认知并研发靶向病理的新疗法。过去两三年间,FDA已批准20年来首批阿尔茨海默病新药,这是领域内的重大突破。"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