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随机VESALIUS-CV试验结果显示,在动脉粥样硬化或高风险糖尿病但无心肌梗死(MI)或卒中病史的患者中,在稳定降脂治疗基础上添加PCSK9抑制剂依伏库单抗(商品名瑞百安)可显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
波士顿布莱根妇女医院的Erin A. Bohula医学博士、哲学博士报告称,在中位随访4.6年的12,257名患者中,接受依伏库单抗治疗的患者有336人发生3点MACE事件(包括冠心病死亡、心肌梗死或缺血性卒中的复合终点),而接受安慰剂的患者有443人发生(5年卡普兰-梅耶估计值分别为6.2%和8.0%),相对风险降低25%(风险比HR 0.75,95%置信区间CI 0.65-0.86,P<0.001)。
她在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4点MACE事件(上述三个事件加上缺血驱动的动脉血管重建)在治疗组有747名患者发生,而在安慰剂组有907名患者发生(5年卡普兰-梅耶估计值分别为13.4%和16.2%),风险降低19%(HR 0.81,95% CI 0.73-0.89,P<0.001)。
该试验结果同时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
Bohula向MedPage Today表示,先前的PCSK9抑制剂研究主要针对更高风险患者,证实了其预防复发事件的益处。"尚不清楚的是,对于风险较低的患者是否同样适用,"她解释道,"这些患者虽患有血管疾病或糖尿病使其面临未来心血管事件风险,但尚未发生过心肌梗死或卒中。这正是我们发现的关键点。这意味着,我们在他汀类药物治疗中观察到的积极控制胆固醇策略在各类风险人群中均有益处,PCSK9抑制剂同样如此——作为高效的降胆固醇药物,积极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结局。"
Bohula在报告中强调,在接受依伏库单抗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降至约40 mg/dL的患者群体中,无论其是否伴有明确动脉粥样硬化,MACE事件均显著减少,"这支持将LDL胆固醇强化降低至该水平的策略适用于无重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病史的患者。"
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医学大学的Pamela B. Morris医学博士作为会议讨论者,对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表示认可,并祝贺Bohula取得"重要且改变临床实践"的研究成果。她指出:"这项研究开始扩展受益人群范围,不仅涵盖已确诊ASCVD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还将无心肌梗死病史、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及高风险糖尿病患者纳入其中——无论是否存在潜在动脉粥样硬化,均适用于一级预防。我认为该试验证明,在疾病早期阶段实施更强化的降脂治疗更有利于减少缺血性事件。"
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Chiadi Ndumele医学博士、哲学博士和Roger S. Blumenthal医学博士在NEJM同期配发的社论中称此为"里程碑式"研究。他们写道:"正如其命名来源——16世纪佛兰德斯医生兼解剖学家安德烈亚斯·维萨里(其工作从根本上推进了循环系统认知)——VESALIUS-CV试验通过揭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策略意义,深化了我们对血管解剖的理解。"
然而,社论作者指出当前指南建议:对LDL低于160 mg/dL的患者,初始治疗应联合高强度他汀与依折麦布(商品名益适纯)。但本试验中,尽管基线LDL达122 mg/dL,仅20%患者使用依折麦布;高风险糖尿病患病率约50%,但仅15%患者接受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抑制剂治疗。他们警示:"在基线接受更强化治疗且残余ASCVD风险较低的患者群体中,能否重现类似临床获益尚不明确。"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承认,尽管多数患者接受高强度他汀或降脂治疗,但存在部分患者背景治疗强度不足。他们强调:"依伏库单抗的治疗获益与他汀或依折麦布使用强度无关,且本试验中高强度降脂治疗患者比例高于全球多项登记研究数据。"
VESALIUS-CV试验(全称"无心肌梗死或卒中病史高心血管风险患者中依伏库单抗的效果")是一项在33个国家774个中心开展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入选患者需满足:LDL≥90 mg/dL、非HDL胆固醇≥120 mg/dL或载脂蛋白B≥80 mg/dL,并持续接受稳定优化降脂治疗至少2周。主要终点为冠心病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复合终点(3点MACE),及新增缺血驱动动脉血管重建的4点MACE。
受试者均无心肌梗死或卒中史,但符合以下四类疾病之一:冠状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外周动脉疾病,或高风险糖尿病(病程≥10年、需每日胰岛素治疗或伴微血管并发症)。
患者以1:1比例随机分配,每两周接受140 mg依伏库单抗皮下注射或安慰剂。
Bohula报告的亚组分析显示:在2,014名患者中,依伏库单抗治疗使LDL从中位109 mg/dL(安慰剂组)降至48周时的45 mg/dL,降幅达55%(P<0.001),绝对降幅63 mg/dL且效果持续。
按预设层级测试的次要终点均显示显著获益: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风险降低27%,冠心病死亡/心肌梗死风险降低27%;单个次要终点中,心肌梗死风险降低36%,缺血驱动动脉血管重建风险降低21%。尽管冠心病死亡风险比0.89的置信区间上限>1(后续终点属探索性),但心血管死亡风险比0.79(P=0.032)和全因死亡风险比0.80(P=0.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Bohula指出,全因死亡率在依伏库单抗组为7.9%,安慰剂组为9.7%,"曲线在约1.5年后才明显分离,这与他汀类药物试验观察到的长期获益模式一致。"
安全性分析显示,两组在导致停药的不良事件或严重不良事件方面无显著差异。
达拉斯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AHA发言人Amit Khera医学博士表示,该研究解答了PCSK9抑制剂获批十年来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他对比先前FOURIER试验(2.2年随访获15%风险降低)指出,VESALIUS-CV长达4.6年的25%风险降低"尤为显著,有效回应了关于延长治疗能否增益的长期疑问"。他强调,全因死亡率的降低与阿利西尤单抗(商品名Praluent)的ODYSSEY试验结果一致,"这确实影响了最重要的终点——全因死亡率。"
Khera总结道:"VESALIUS-CV证实了PCSK9单克隆抗体在ASCVD风险防控中的持续获益,甚至可能降低死亡率,将适用人群扩展至高风险一级预防群体。"这一结论与FDA今年8月扩大依伏库单抗适应症的决定相吻合——现已涵盖LDL控制不佳但无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患者。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