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奥尔良,2025年11月9日 — 根据一项即将在美国心脏协会2025年科学会议上公布的初步研究,患有心脏病且曾发生过心脏病发作的成年人,通过服用定制剂量的维生素D以达到最佳血液水平(>40-80纳克/毫升),其再次发生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降低了52%,相比那些未优化维生素D血液水平的患者。该会议于11月7日至10日在新奥尔良举行,是全球心血管科学领域最新科研进展、研究成果和循证临床实践更新的顶级交流平台。
既往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偏低与心脏健康恶化相关。TARGET-D随机临床试验纳入了患有心脏病且曾发生过心脏病发作的成年人,旨在确定达到最佳维生素D血液水平是否能预防未来的心脏病发作、中风、心力衰竭住院或死亡。超过85%的参与者在入组时血液维生素D水平低于40纳克/毫升,这一水平被许多专家认为不足以维持最佳健康状态。与早期使用标准剂量的维生素D随机试验不同,TARGET-D试验根据每位参与者的血液检测结果个性化调整剂量。
“既往关于维生素D的临床试验研究,均在未检测参与者血液水平的前提下测试相同剂量的潜在影响,”TARGET-D主要研究者、犹他州盐湖城山间医疗集团流行病学家及研究教授海蒂·T·梅博士(美国心脏协会会士)表示,“我们采取了不同方法。我们在入组时及整个研究过程中检测每位参与者的维生素D水平,并根据需要调整剂量,使其维持在40-80纳克/毫升的范围内。”
TARGET-D研究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未接受维生素D水平管理,而治疗组则接受定制化维生素D补充,剂量每三个月调整一次,直至其血液维生素D水平超过40纳克/毫升。一旦维生素D水平高于40纳克/毫升,每年检测一次水平,并在水平低于目标值时调整剂量。
研究人员在研究期间持续监测治疗组参与者的维生素D和钙水平,以预防维生素D中毒。若维生素D水平升至80纳克/毫升以上,则减少或停止剂量。过量维生素D可能导致高钙血症(血液中钙含量异常升高)、肾衰竭和心律失常。
该研究的关键发现包括:
- 接受个性化维生素D补充以维持血液水平高于40纳克/毫升近四年的参与者,其心脏病发作风险比维生素D水平未受管理的参与者低52%。
- 超过85%的参与者在入组时维生素D水平低于40纳克/毫升。
- 治疗组中近52%的参与者需每日摄入超过5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才能达到高于40纳克/毫升的目标血液水平。此剂量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日摄入量800国际单位的六倍以上。
该研究主要聚焦于最佳维生素D水平是否能帮助降低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脏病发作、心力衰竭、中风或死亡等严重事件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定制化维生素D剂量并未显著降低死亡、心力衰竭住院或中风等主要终点风险;然而,补充维生素D对预防心脏病发作具有特定益处。
梅博士表示,这些结果可能通过关注维生素D血液检测和剂量个性化来改善患者护理。“我们鼓励心脏病患者与医疗保健专业人员讨论维生素D血液检测和针对性剂量,以满足个人需求,”她补充道。
梅博士及其研究同事强调,在确定维生素D靶向治疗能否帮助预防首次心脏事件前,还需开展更多临床试验。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心脏病患者在添加或更改维生素补充方案前咨询心脏病专家。
该研究存在若干局限性。仅纳入了确诊心脏病的成年人,因此结果可能不适用于无心脏病人群。此外,参与者数量较少,无法对其他疾病和结局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同时,大多数参与者来自同一种族群体,约90%自认为白人,因此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结果是否适用于所有背景人群。
研究细节、背景与设计:
- 该研究于2017年4月至2023年5月在犹他州山间医疗中心招募了630名急性冠脉综合征成人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2年。
- 参与者平均年龄63岁,78%为男性,48%曾发生过心脏病发作。
- 参与者被随机分配至两组:治疗组接受靶向维生素D补充以达到最佳水平,每三个月根据血液检测结果持续调整剂量,以达到并维持维生素D水平在40纳克/毫升以上但不超过80纳克/毫升;常规护理组患者未接受维生素D水平监测或剂量定制。
- 约52%的治疗组参与者(初始维生素D水平低于40纳克/毫升)以每日5000国际单位作为起始剂量。
- 研究期间共发生107起主要心脏事件,包括心脏病发作、心力衰竭住院、中风或死亡(治疗组占15.7%,常规护理组占18.4%)。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