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AMI-CS)属于高缺血与高出血风险的临床急症,此时口服抗血小板治疗可能效果有限。静脉抗血栓药物(IV)如坎格雷洛或糖蛋白IIb/IIIa抑制剂可作为替代方案,但针对该人群的疗效与安全性数据尚缺乏。
目的
评估静脉抗血栓药物在AMI-CS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基于ACTION-SHOCK队列研究,纳入2012至2023年间收治的AMI-CS患者(入院24小时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静脉抗血栓治疗定义为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期间使用注射用坎格雷洛或抗糖蛋白IIb/IIIa药物。采用逆概率加权法(IPW),评估静脉治疗与30天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大出血风险的关联。MACE定义为全因死亡、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或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复合终点;大出血定义为学术研究联合会出血标准(BARC)3-5级事件。
结果
在389例24小时内接受冠脉造影的AMI-CS患者中,139例(35.7%)接受静脉治疗(其中32例使用坎格雷洛,116例使用抗糖蛋白IIb/IIIa药物),250例(64.3%)仅接受口服抗血栓治疗。静脉组97.8%患者(136例)与口服组70.8%患者(177例)完成了冠脉介入治疗。经校正后,静脉治疗显著降低30天MACE风险(29.1% vs 44.9%,加权风险比:0.59,95%置信区间:0.41-0.84),但大出血风险无显著差异(静脉组33.9% vs 口服组42.1%,加权风险比:0.78,95%置信区间:0.54-1.13)。该治疗效果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亚组中保持一致(MACE交互作用P值0.42,大出血P值0.52)。
结论
对于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AMI-CS患者,静脉抗血栓治疗可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30天大出血并发症风险。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