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会联合发布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预防中风操作指南Multi-society recommendations to guide transcatheter 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 for stroke prevention

环球医讯 / 心脑血管来源:medicalxpress.com美国 - 英语2025-08-12 10:40:52 - 阅读时长2分钟 - 927字
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与心律协会(HRS)联合发布首个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LAAO)临床实践指南,针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中风预防提供循证指导。指南涵盖患者筛选标准、影像学策略、抗血栓治疗方案及并发症管理规范,并明确未来研究方向。该指南基于对3700项研究的系统评估,强调通过标准化操作提升治疗一致性与安全性,尤其为无法耐受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替代方案。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中风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临床实践指南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筛选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管理多学科协作
多学会联合发布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预防中风操作指南

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与心律协会(HRS)近日联合发布全球首个针对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LAAO)预防中风的循证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已发表于《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杂志》与《心律期刊》,配套技术审查文件系统梳理了当前证据基础,揭示了领域内进展与知识缺口。

指南编写组主席Andrew M. Goldsweig教授指出:"这些规范标志着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治疗的重大进步。我们在充分考虑证据局限性的前提下,为临床决策提供了统一框架。"该指南凝聚了介入心脏病学、心电生理学、影像学及方法学专家的多学科共识,旨在推动基于循证医学的个体化治疗。

中风防治的临床痛点

美国现有1200万NVAF患者,其卒中风险较常人高五倍。口服抗凝药物(OAC)虽为标准疗法,但三分之一患者因出血风险、用药依从性、费用或个人意愿等问题无法长期使用。作为替代方案,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通过微创封闭左心耳(NVAF患者血栓主要形成部位)已在美国年均开展逾九万例。然而,各医疗中心在适应症把握、影像评估策略、抗凝方案及封堵器周围渗漏(PDL)、封堵器相关血栓(DRT)管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核心临床建议

  • 患者筛选:对存在OAC禁忌的NVAF患者,推荐实施LAAO优于保守治疗;对于非绝对禁忌患者,可权衡选择OAC或LAAO。
  • 术前评估:建议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或心脏CT进行术前影像评估,以优化手术规划。
  • 术中操作:经食管超声或心腔内超声均可指导封堵术,具体选择需考虑患者状况与医院资源配置。
  • 术后管理:根据出血风险与患者偏好,可选择OAC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建议通过TEE或CT进行术后监测,及时发现PDL或DRT。
  • 研究重点:明确单联抗血小板治疗(SAPT)的应用价值、优化并发症管理流程、评估常规影像监测的时效性,并探索LAAO在更广泛NVAF人群中的适用性。

指南共同主席Christopher R. Ellis强调:"该共识文件不仅建立了标准化治疗路径,更彰显了多学科协作在复杂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将患者价值取向与循证医学相结合,我们正朝着精准预防中风的目标稳步迈进。"

【全文结束】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AI和新技术:制药业如何重塑自我以满足日益紧迫的需求AI和新技术:制药业如何重塑自我以满足日益紧迫的需求
  • 心房颤动治疗新突破:三项热点试验公布关键数据心房颤动治疗新突破:三项热点试验公布关键数据
  • AMALFI:心电图贴片筛查在检测心房颤动方面效果有限AMALFI:心电图贴片筛查在检测心房颤动方面效果有限
  • 了解心房颤动:症状、风险与治疗新进展了解心房颤动:症状、风险与治疗新进展
  • 停止口服抗凝治疗可降低房颤消融术后患者风险停止口服抗凝治疗可降低房颤消融术后患者风险
  • ESC/EACTS发布新版瓣膜性心脏病指南ESC/EACTS发布新版瓣膜性心脏病指南
  • AI可能是游戏规则改变者,但医疗保健需要极其谨慎AI可能是游戏规则改变者,但医疗保健需要极其谨慎
  • 可解释的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中的临床应用和可用性可解释的人工智能在医疗保健中的临床应用和可用性
  • 远程筛查无症状性心房颤动:AMALFI随机临床试验远程筛查无症状性心房颤动:AMALFI随机临床试验
  • 左心耳封堵装置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预防中风中的应用更新左心耳封堵装置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预防中风中的应用更新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