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 环球医讯 家医百科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痛风拖成“石头脚”!小伙关节被痛风石“啃噬”,剧痛难忍险截肢!

作者: 家医大健康
2025-10-14

内容摘要

指导专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疑难罕见创面诊疗中心首席专家、烧伤整形科主任张志

指导专家: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疑难罕见创面诊疗中心首席专家、烧伤整形科主任张志

从小爱喝可乐,31岁小伙关节长满了痛风石

10年前,31岁吴先生(化名)就发现自己的手脚关节冒出一些不痛不痒的“小疙瘩”,摸起来硬硬的,像长了“小石头”。因为不影响生活,他完全没当回事。

然而,这些“石头”悄悄生长,逐渐侵蚀他的关节——手指变形、脚趾肿大,直到某天,钻心的疼痛让他夜不能寐!近日,吴先生入院4天前,他的双手和右脚痛风石突然破溃,伤口溃烂、剧痛难忍。尤其是右脚,痛风石已经完全撑破了脚指头,面临截肢风险!他辗转来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疑难罕见创面中心,被紧急收治入院。

原来,吴先生在小学的时候就很喜欢高糖高脂的饮食,每天3罐可乐都是常事,炸鸡汉堡也少不了。20岁的时候,吴先生已经查出了尿酸过高,还渐渐出现了痛风石。医生曾经提醒过吴先生要控制饮食,定期复查,但是他没有理会。长年累月下,他的痛风石发展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从‘截肢边缘’到重获新生

经检查,吴先生右脚的痛风石最为严重,疼痛剧烈,已经远超红肿范围,痛风石完全侵蚀了右脚大脚趾,脚指头骨在痛风石的逼迫下已经破出皮肉,溃烂伤口面积大。破溃的伤口更是引发了致命的坏死性筋膜炎(NF),病情正急速恶化,吴先生右脚面临着截肢的风险。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疑难罕见创面中心医疗团队火速行动,为他制定了多学科联合的治疗方案:

强力控感染:立即进行紧急清创手术,大量清除坏死组织,并采用强效静脉抗生素联合银离子敷料进行抗感染治疗,全力阻止感染扩散。

精准清结石与修复:实施痛风石切除手术,将那些侵蚀骨骼、肌腱的尿酸盐结晶“石头”彻底清除。利用皮片移植技术,成功修复了巨大创面带来的皮肤组织缺损。

系统降尿酸:术后,为他制定了严格的降尿酸方案,将血尿酸水平严格控制在300 umol/L以下的目标值,从根源上杜绝痛风石再次形成。

经过27天与痛风石的“鏖战”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疑难罕见创面中心的全力救治下,吴先生最终保住了濒临截肢的右脚,脱离了危险。出院那天,他摸着终于不再溃烂的右脚,声音哽咽:“真的没想到,我以后还能正常走路。”这场“生死拉锯战”的胜利,不仅让他重拾对生活的希望,更让他下定决心做一件事:亲自拨打12345政府热线,实名感谢这支把他“拽回正常人生活”的医护团队!

科普链接

2024年《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明确了痛风治疗的核心原则——“降尿酸为根本,长期管理是关键”,结合临床实践,我们为大家梳理出关键治疗要点,助您科学应对痛风:

一、先搞懂:痛风为何会“缠上”你?

痛风的本质是高尿酸血症引发的晶体性关节炎:当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饱和值),尿酸会以结晶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软组织中,逐渐形成痛风石,引发关节红肿、剧痛,长期还会导致关节畸形、肾功能损伤。指南特别指出,以下人群是痛风高危者:• 长期饮用含糖饮料、啤酒者;• 爱吃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者;•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有痛风家族史者。

二、关键治疗:分阶段“精准打击”痛风指南将痛风

治疗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慢性期,不同阶段治疗重点不同,切勿“一刀切”用药。

1.急性发作期:先“止痛”,快速缓解症状

此阶段的核心是控制关节炎症、减轻疼痛,而非急于降尿酸(突然降尿酸可能加重炎症)。

▶ 首选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双氯芬酸钠),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 替代方案:若对非甾体抗炎药不耐受,可选用秋水仙碱(小剂量使用,减少腹泻等副作用);

▶ 特殊情况:上述药物无效或有禁忌时,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但需严格遵医嘱,避免长期使用引发副作用。注意: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关节负重,同时多饮水(每日2000ml以上,以白开水、淡茶水为宜),促进尿酸排泄。

2.缓解期/慢性期:再“降尿酸”,从根源防复发

急性症状缓解后(通常1-2周),需进入长期降尿酸治疗,这是预防痛风复发、溶解痛风石的关键

▶ 降尿酸目标:无痛风石患者:血尿酸需降至360μmol/L以下;有痛风石/反复发作者:血尿酸需降至300μmol/L以下(更低的尿酸水平能促进痛风石溶解);

▶ 常用降尿酸药物:抑制尿酸生成:别嘌醇、非布司他(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者,需根据肝肾功能调整剂量);促进尿酸排泄:苯溴马隆(适用于尿酸排泄不足者,用药前需排查肾结石,避免肾功能损伤);

▶ 长期管理:降尿酸治疗需“长期坚持”,即使血尿酸达标,也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不可自行停药(停药后尿酸易反弹,痛风会再次发作)。

三、治疗误区:这些“坑”千万别踩!

临床中,很多患者因误解延误治疗,指南特别提醒避开以下误区:

1.“疼的时候才吃药,不疼就停”:疼时止痛、不疼不管,会导致尿酸持续升高,痛风石越积越多,关节损伤不可逆;

2.“只靠吃药,不管饮食”:药物是基础,饮食控制是辅助——即使吃着降尿酸药,长期喝甜饮、吃高嘌呤食物,尿酸也难达标;

3.“尿酸越低越好”:血尿酸并非越低越好,长期低于180μmol/L可能增加神经系统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维持“安全达标范围”;

4.“用中药代替西药降尿酸”:目前缺乏充分证据表明中药可单独实现长期降尿酸达标,建议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由中医师辨证使用中药辅助调理(如缓解关节不适),切勿擅自停用西药。

四、日常管理:做好这3点,辅助控制痛风

1.饮食管控:减少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高糖饮料(可乐、奶茶)、啤酒摄入;增加低嘌呤食物(蔬菜、水果、全谷物)、奶制品(尤其是低脂奶)摄入;

2.生活调整:控制体重(BMI维持在18.5-23.9),避免熬夜、过度劳累;每日饮水2000-3000ml(肾功能正常者),促进尿酸通过尿液排出;

3.定期监测:首次降尿酸治疗者,每2-4周复查血尿酸;达标后每3-6个月复查1次,同时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尿常规,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痛风不是“忍忍就过”的小病,而是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从控制尿酸到保护关节,从规范用药到日常调理,每一步都离不开科学的认知与坚持。

(文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相关新闻

落实“健康中国”!【控近视 兴未来】福州站启动,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聚焦华中儿童眼健康——【控近视 兴未来】公益行动三方聚力走进武汉
首款国产九价HPV疫苗在广东正式开打
牙齿松到不敢啃排骨?给“晃悠悠”的牙齿“拉起支撑纽带”
开学季,孩子“坐不住”“分心”只是调皮吗?关注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