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 环球医讯 家医百科 科学探索 医药资讯

安宫牛黄丸:急救“生命红灯”,用对是宝,用错是险!

作者: 家医大健康
2025-10-14

内容摘要

安宫牛黄丸,是不是节气养生必备?

安宫牛黄丸,是不是节气养生必备?

是不是平时也能吃一点“防身”?

不少人都听说了它的“神奇”,但真正用对的人,却不多。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一、安宫牛黄丸是什么“神药”?

安宫牛黄丸是中医经典的急救药,诞生于清代名医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它像一支“消防队”,专扑体内突发的“热毒风暴”(如高热昏迷、中风闭证)。核心成分包括牛黄、麝香、犀角(现用水牛角替代)、珍珠等,能清热开窍、醒神救急。二、什么情况才能用?

 适用时机(抓住黄金时间):1.中风突发

突然昏迷、口眼歪斜、说不出话(需排除寒证)。

2.高热惊厥

高烧不退(39℃以上)、抽搐、胡言乱语(如脑炎、重症感染)。

3.中毒昏迷

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等引起的意识障碍。

关键提示:以上情况需立即拨打120!安宫牛黄丸是“临时救场”,不是治疗终点!

三、哪些人绝对不能用?

禁忌症(用错反伤身):

1.寒证患者

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腹泻怕冷(属“寒闭”,越用越危)。

2.孕妇

麝香活血,可能引发流产。

3.肝肾功能不全者含朱砂(硫化汞)、雄黄(二硫化二砷),长期用伤肝肾。

4.日常保健者这是急救药,没病服用等于“吃毒”!

5.对成分过敏者禁用

四、正确用法——牢记3步

1.剂量

成人:1丸(3g),昏迷者化水灌服或鼻饲。

2.儿童:减半(遵医嘱),婴幼儿慎用。时机发病24小时内效果最佳,超过72小时慎用。

3.辅助操作

用针刺破舌下青筋(金津、玉液穴)出血,再服药促吸收。

服药后保持侧卧防窒息。

五、现代研究怎么说? 

科学验证

药理作用

牛黄镇静抗惊厥,麝香兴奋中枢神经,协同促醒(《中国药典》)。

临床证据

用于中风急性期,可降低脑损伤(《中成药治疗中风临床指南》)。

局限

不能替代溶栓、降颅压等现代急救,需中西医结合!

六、家庭保存指南 

防变质关键:

1.密封

原蜡壳或瓷瓶保存,防受潮、挥发。

2.避光避免阳光直射(成分遇光易氧化)。

3.冷藏

未开封常温即可,开封后冷藏并7天内用完(麝香易失效)。

过期、变味、蜡壳破裂的药品立即丢弃!

七、特别警示!! 

常见误区:

 “预防中风吃一丸”——错!无病服用伤肝肾

 “中风后连吃一个月”——错!朱砂蓄积可中毒。 

“替代降压药”——错!高血压需规范治疗。

真话直说:安宫牛黄丸是“生命红灯时的刹车”,不是“日常保养的油门”!总的来说,安宫牛黄丸是急救“利器”,但绝非“神药”。用对救命,用错要命!家庭备药需谨慎,急救交给专业人!

【说明】

本文内容仅为中医知识科普,旨在介绍传统文化与现代理解,不能替代专业医师的诊断和治疗。在尝试任何自我保健方法前,请确保您了解自身状况。如有严重或不明原因的不适,请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文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相关新闻

落实“健康中国”!【控近视 兴未来】福州站启动,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保驾护航”
聚焦华中儿童眼健康——【控近视 兴未来】公益行动三方聚力走进武汉
首款国产九价HPV疫苗在广东正式开打
牙齿松到不敢啃排骨?给“晃悠悠”的牙齿“拉起支撑纽带”
开学季,孩子“坐不住”“分心”只是调皮吗?关注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