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疾控中心2025年第41周流感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流感流行毒株从2024年的甲型H1N1变为甲型H3N2,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北方维持低水平。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宛莹华指出,甲型H3N2变异快、传染性强、重症风险高,尤其威胁老年人健康。流感症状易与普通感冒混淆,延误治疗或危及生命,需及时就医。
甲型H3N2和H1N1大不同,谁更危险?
从特性上看,H3N2基因抗原漂移速率比H1N1快2 - 3倍,这使得疫苗保护效力随时间衰减更快,所以需要每年接种更新毒株的疫苗。易感人群方面,H3N2对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致病率显著高于H1N1,临床数据显示H3N2老年患者占比达65%,而H1N1更易感染青少年。传播特征上,H3N2通过飞沫传播效率更高,潜伏期缩短至1 - 2天,家庭及公共场所聚集性感染风险上升。 临床表现也有差异。H3N2感染后高热(≥39℃)、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更剧烈,持续时间可达5 - 7天,而H1N1以咳嗽、咽痛为主,全身症状较轻。H3N2引发病毒性肺炎概率较H1N1高40%,且易诱发心肌炎(尤其在儿童及青壮年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死亡率约为1.2%。 免疫方面,由于H3N2表面蛋白HA的抗原性改变,2024年接种H1N1疫苗者对当前毒株的交叉保护效力不足30%,需重新接种含H3N2的疫苗。
流感和普通感冒傻傻分不清?后果很严重!
症状上,流感多为突发高热(≥38.5℃),普通感冒以低热或无热为主;流感伴随剧烈头痛、关节痛、极度乏力(可达日常活动受限程度),普通感冒以鼻塞、流涕等局部症状为主;流感若未及时干预,3 - 5天内可能进展为肺炎,普通感冒通常7天内自愈。 误判后果严重,将流感当作普通感冒“硬扛”可能导致病毒性肺炎发生率升高3倍,重症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至14天。高热不退者心肌酶谱异常概率达15%,老年患者可能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家庭自查也有要点,体温持续>39℃超48小时、呼吸频率>24次/分、静息心率>100次/分、口唇发绀等需立即就医。社区医院可进行流感抗原检测(15分钟出结果),准确率超90%,避免盲目用药。
应对H3N2,这些防护和治疗方法要知道!
疫苗接种很重要,建议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我国北方流感季通常12月 - 次年2月),疫苗保护效力在接种后2 - 4周达峰值。三价疫苗含H3N2、H1N1及B型毒株,四价疫苗额外覆盖另一种B型毒株,均对当前流行株有效。6月龄以上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孕妇需优先接种,医护人员接种率应达90%以上。 日常防护也不能少,在人群密集场所佩戴N95口罩,减少飞沫传播;接触公共物品后用含酒精消毒剂清洁双手。每日开窗通风≥2次/日(每次30分钟),使用含氯消毒剂对高频接触表面(门把手、手机)消毒。每日补充维生素D(推荐量1000IU)及锌元素(男性11mg/日,女性8mg/日),增强呼吸道黏膜免疫功能。 应急用药与就医也有原则,确诊后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成人75mg bid,儿童按体重计算),可缩短病程30%并降低重症风险。体温>38.5℃时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避免叠加用药;咳嗽剧烈者需区分干咳/湿咳选择止咳方案。出现意识模糊、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需立即送医,避免自行服用镇咳药掩盖病情。用药请遵医嘱。 甲型H3N2来袭,公众要科学防护、及时就医,疫苗接种和精准辨症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