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消息,重庆合川中学体育特长生孙某某高考成绩502分,体育87分,综合分79分,被贵州遵义医科大学运动康复专业录取。但入学体检复查显示其色觉异常,学校依据招生章程“不招色盲色弱”规定取消其入学资格。而孙某某高考体检未检出色弱问题,因无法转专业只能复读,此事凸显高考体检与高校复查标准不统一的争议。
色弱是啥?对专业选择影响有多大?
色弱多是视网膜锥细胞功能有缺陷导致的,常见的红绿色弱,会让人对特定波长光线敏感度降低,但视力清晰度不受影响,这和完全无法辨色的色盲有本质区别。按照《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色觉障碍诊断标准》,色弱分轻度和重度,轻度仅在特定光照下辨色困难,重度则日常辨色都受限。在孙某某的案例里,大学复查没明确区分严重程度,就按“不招色弱”处理了。医学类专业像运动康复,要精准辨识人体组织颜色、药物包装标识等,色弱可能会引发误判。教育部《招生体检指导意见》虽要求相关专业限制报考,但没对色弱程度分级制定细则。孙某某报考的运动康复专业,要通过观察患者皮肤颜色变化判断血液循环状态,色弱会影响诊断准确性,所以学校退学决定符合行业安全规范。
高考体检和高校复查为啥总闹矛盾?
地方高考体检机构用传统色盲图检测,可能因光源、对比度不足或检测时间短,导致轻度色弱漏检。孙某某高考体检报告显示“色觉正常”,但大学用更精准的仪器检测出问题,这反映出基层设备标准化不足。而且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体检机构应主动告知考生异常指标,可孙某某及家长没收到任何提示,法院类似判例已认定这是机构过失。高校依据自身章程严格筛查,却没提前公示复查标准,让考生入学后面临“二次淘汰”,加剧了家庭信任危机。2023年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高考体检漏检色觉异常案例年均超200例,60%集中在基层地区,和设备落后、医师经验不足有关。
多方如何发力避免悲剧重演?
对考生和家长来说,报考医学、艺术等专业前,要主动去三甲医院眼科做Farnsworth-Munsell测试、色觉适应性检查,获取权威诊断报告;通过教育部官网查询目标专业色觉要求,选无限制的相近专业;若因体检机构过失受损,可依据《民法典》第1218条起诉要求赔偿。体检机构要升级设备,配备数字化色觉检测仪,建立标准化光源环境,避免人工判读误差;对色觉异常考生出具书面告知书,并提供转诊指引。政策上,教育部应制定《高考体检复查标准》,明确检测方法和结果复核程序;建立省级色觉检测中心,对基层机构技术培训和设备校准。此外,教育部门要为被退学考生提供职业规划辅导和心理疏导。
孙某某事件暴露高考体检与高校招生标准衔接缺陷,多方协作才能避免学子因体检问题梦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