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健康环球医讯家医百科药品库医药资讯

快行动!做好预防,守护孩子远离纽扣电池危险!

作者:张熙
2025-07-29 09:25:01阅读时长2分钟795字
快行动!做好预防,守护孩子远离纽扣电池危险!
儿科误吞纽扣电池纽扣电池儿童安全误吞化学灼伤食管壁坏死急性肾损伤安全防护急救X光跟踪内镜取出角色扮演动画视频家庭安全隐患排查电池仓安全锁电池回收点

内容摘要

儿童误吞纽扣电池可能导致食管壁坏死、急性肾损伤等严重后果。家长应做好安全防护,发现误吞立即就医,避免二次损伤。通过角色扮演和动画视频教育孩子,共同守护孩子健康。

近期,江苏一位9岁女孩误吞纽扣电池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女孩误吞后十分害怕,哭着问妈妈“我是不是要死了”,家长立刻将其送往医院。医生采取保守治疗,3天后电池自然排出,排出的电池已发黑、漏液。此事件虽是幸运结局,但也凸显了纽扣电池误吞的潜在风险。

纽扣电池误吞,健康风险知多少?

纽扣电池遇水后会释放碱性电解液,一旦接触消化道黏膜,30分钟内就会引发化学灼伤,造成不可逆的组织坏死。医学研究表明,电池卡在食管时,2小时内就可能发生食管壁坏死,甚至导致食管穿孔、纵隔炎等致命并发症。而且,纽扣电池内含锂、汞等重金属,若泄漏会引发急性肾损伤、神经系统异常,如抽搐、意识模糊。儿童代谢系统脆弱,中毒症状可能比成人更快显现。另外,电池卡在咽喉部可能完全阻塞气道,需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但如果电池已进入胃部则禁止催吐,以免造成二次损伤。

误吞纽扣电池,如何急救与处理?

发现孩子误吞纽扣电池,“发现即刻就医”是关键,拖延超过2小时可能导致不可逆损伤。千万不要自行喂食或催吐,要让孩子保持直立坐姿,安抚其情绪,避免电池移动造成二次损伤。如果电池卡在食管,需急诊内镜取出;若进入胃部,则通过灌肠或药物加速排出,同时监测电解质和肾功能。就像案例中的女孩,医生通过X光跟踪电池位置,采取保守治疗3天成功排出。电池排出后,要持续观察孩子的情况,如出现腹痛、呕血、血便等症状,可能提示消化道穿孔,需立即复诊。即使表面无症状,也需72小时医学监护。

怎样构建纽扣电池误吞预防体系?

家庭中要做好安全防护,将遥控器、电子玩具等含纽扣电池的物品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购买电池仓有安全锁的电子产品,用胶水固定废弃电池防止幼儿捡拾。家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教会孩子“红色警示规则”,比如“圆片片不能放嘴里”,幼儿园也可结合动画视频进行安全教育。厂商应改进电池设计,如采用磁吸替代弹簧式电池仓,社区可以增设旧电池回收点,定期开展“家庭安全隐患排查”活动。 每年全球超3000例儿童误吞电池案例,但通过预防可减少90%风险。家长们快行动起来,检查家中电池类物品存放位置,参与急救培训课程,共同守护孩子健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页内容撰写过程部分涉及AI生成(包括且不限于题材,素材,提纲的搜集与整理),请注意甄别。

相关新闻

‘吧唧’徽章、‘捏捏乐’等物品暗藏甲醛,你知道咋防吗?
全民行动!共筑热射病防治夏季健康安全防线!
全球蚊媒疾病威胁大,快一起合力防控!
高度近视人群必看!预防视网膜脱落的实用建议
学明星吃‘彩椒碗’染病,生食的坑你还要踩吗?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这几个保命建议一定要知道!
有癌症家族史?快建“双轨制”预防体系防患癌!
建议30岁以上女性每年至少做1次妇科超声检查!
急性心梗:120分钟黄金救治期,错过6小时后果多严重!
医学生救人引发资质争议,法律伦理咋考量?

7日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