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外卖,微塑料会给肠道健康带来多大危害?

探索科学 / 责任编辑:孔祥勇2025-08-29 09:05:01 - 阅读时长5分钟 - 2086字
山西医科大学研究发现,频繁食用外卖可能导致肠道内微塑料含量增加,PET微塑料与肠道菌群失调显著相关。专家呼吁制定更严格的限塑标准,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
微塑料肠道健康外卖PET微塑料肠道菌群塑料污染粪便样本微塑料检测限塑政策长期健康监测促炎菌群有益菌群生态系统平衡健康风险可降解材料
常吃外卖,微塑料会给肠道健康带来多大危害?

近期,山西医科大学团队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期刊发布的一项研究,在医学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将目光聚焦在中国高校学生群体,深度探寻外卖消费与肠道健康之间那微妙且潜在的关联。

在这次研究里,研究团队选择了24位大学生作为受试者。这些学生需要记录一周的饮食习惯,并且提供粪便样本。检测结果令人咋舌,每周食用4-7次外卖的参与者,其粪便样本中微塑料含量高得惊人,每100克粪便中就有171-269颗微塑料。其中,PET材质的微塑料与肠道菌群失调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专家表示,虽然此次研究的样本量仅24人,相对较小,但它却为人体微塑料污染的健康风险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证依据。这一研究成果也引发了学界对于限塑政策以及长期健康监测的强烈呼吁。就好比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看似平静的世界里,突然发现身边潜藏着一些未知的危险因素,而这项研究就像是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了其中的一部分。

揭秘研究:多维度手段揪出微塑料“元凶”

这项研究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检测手段,就像是一群训练有素的侦探,精准地识别出粪便样本中的微塑料类型与数量。其中,拉曼光谱和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

结果显示,所有样本都无一例外地检出了微塑料。而且,那些高频使用塑料包装的人(每日3次以上),其微塑料浓度显著升高,同时菌群多样性明显下降。

具体来说,PET微塑料这种常见于饮料瓶的材质,在粪便样本中主要以细小纤维的形态存在。它与促炎菌群比例的增加以及有益菌群的减少密切相关。想象一下,我们的肠道就像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有益菌群就像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守护者”,而促炎菌群则像是“入侵者”。当PET微塑料进入肠道后,就像是一股外来的力量,打破了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得“入侵者”增多,“守护者”减少。

研究团队在实验过程中也非常注重严谨性。他们使用金属工具采集样本,并用玻璃容器保存,就是为了避免二次污染干扰数据的准确性。这就好比在一场精密的手术中,医生必须保证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才能得到最准确的结果。

健康危机:微塑料双重机制威胁肠道

微塑料对肠道健康的影响可不是简单的小打小闹,它可能通过双重机制来危害我们的肠道。

一方面,微塑料的物理刺激就像是一个个小“刺”,可能会破坏肠道屏障的完整性。我们的肠道屏障就像是一堵城墙,保护着我们的身体不受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害。当微塑料的“刺”不断地刺激这堵城墙时,城墙就可能出现漏洞,从而增加炎症的风险。就好像一个城市的城墙被破坏了,敌人就更容易入侵一样。

另一方面,菌群失衡会进一步削弱我们肠道的营养吸收和免疫调节功能。肠道菌群就像是一个生态系统,当这个生态系统被微塑料破坏后,有益菌群减少,促炎菌群增加,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功能下降。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辆汽车,肠道的营养吸收和免疫调节功能就像是汽车的发动机和刹车系统。当这两个系统出现问题时,汽车就无法正常行驶,我们的身体也就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他们呼吁制定更严格的外卖包装限塑标准,推动可降解材料的研发。这就像是我们要给地球这个“大家庭”制定一些规则,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同时,建立长期健康追踪机制也非常重要,这样可以更明确微塑料与健康问题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也可以从自身做起,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选择玻璃或不锈钢容器,降低暴露风险。

科普时间:微塑料与肠道菌群的“那些事儿”

微塑料,简单来说,就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它们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包装材料、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品等。比如说,我们平时喝的饮料瓶,很多就是用PET材质制成的。当这些饮料瓶在自然环境中分解后,就会产生微塑料。这些微塑料会通过食物链进入我们的人体,就像是搭了一辆“顺风车”。

肠道菌群是我们身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微生物群落,它对于维持我们的消化、免疫和代谢功能起着关键作用。其中,有益菌群就像是我们身体的“好朋友”,比如双歧杆菌,它能够促进我们的营养吸收。而促炎菌群则像是“坏朋友”,如果它们过度增殖,就可能导致炎症性肠病等疾病。

拉曼光谱技术和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这两个听起来很专业的名词,其实是研究人员用来识别微塑料的“秘密武器”。拉曼光谱技术就像是一个“超级放大镜”,可以通过分析物质的振动光谱来识别微塑料的成分。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则像是一个“化学侦探”,可以测定微塑料颗粒的形态与化学结构。

研究中提到的“菌群多样性降低”,意味着我们肠道内的微生物种类减少了。这就好比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变得单一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能力就会下降。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当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降低时,我们的身体就可能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这项研究虽然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样本量较小,但它为我们揭示了微塑料与肠道健康之间的关联,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人体微塑料污染的健康风险提供了重要的方向。相信在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肠道健康,远离微塑料的威胁。

大健康

猜你喜欢

  • 食品包装竟是饮食微塑料主源,快行动减少危害!食品包装竟是饮食微塑料主源,快行动减少危害!
  • 惊人!含糖苏打增67%、无糖增70%糖尿病风险!惊人!含糖苏打增67%、无糖增70%糖尿病风险!
  • 每日多吃100克超加工食品,多种疾病风险大幅提升!每日多吃100克超加工食品,多种疾病风险大幅提升!
  • 2018年356000例心脏病死亡,竟与常见塑料添加剂有关!2018年356000例心脏病死亡,竟与常见塑料添加剂有关!
  • 可降解塑料是安全假象?潜在危害大揭秘!可降解塑料是安全假象?潜在危害大揭秘!
  • 轮状病毒如何搅乱婴儿肠道?研究揭秘惊人真相!轮状病毒如何搅乱婴儿肠道?研究揭秘惊人真相!
  • 微塑料已深入人体各器官 科学家呼吁减少暴露微塑料已深入人体各器官 科学家呼吁减少暴露
  • 每日20 - 40克十字花科蔬菜,可降低17%结肠癌风险!每日20 - 40克十字花科蔬菜,可降低17%结肠癌风险!
  • 美国研究表明愤怒表达方式影响心脏健康美国研究表明愤怒表达方式影响心脏健康
  • 适度运动可降低心脏房颤风险适度运动可降低心脏房颤风险
  • 葡萄牙青少年超重和幸福感关联研究葡萄牙青少年超重和幸福感关联研究
  • AI生成药物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展现巨大潜力AI生成药物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展现巨大潜力
  • 加拿大研究者发现膝盖嘎吱声大多无害,不必过度担忧骨关节炎风险加拿大研究者发现膝盖嘎吱声大多无害,不必过度担忧骨关节炎风险
  • 英国研究发现老年人低钙镁水平与认知表现差有关英国研究发现老年人低钙镁水平与认知表现差有关
  • 慢性肾病或2型糖尿病使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前慢性肾病或2型糖尿病使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前
  • 美国研究证明欧米伽3和欧米伽6或可降低部分癌症风险美国研究证明欧米伽3和欧米伽6或可降低部分癌症风险
大健康
大健康

热点资讯

大健康

全站热点

大健康

全站热文

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