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刷牙时发现痰里带血,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怕得大病。其实痰中带血的原因有很多,得结合具体症状慢慢分析。下面就来说说最常见的5种原因,以及该怎么应对。
牙周炎:最常见的“口腔来源”
如果痰里的血丝是均匀散开的,颜色偏暗,大概率是牙周炎闹的。牙周有慢性炎症时,牙龈会变得很脆弱,晚上唾液分泌少,牙龈更容易渗血。早上漱口时,这些带血的分泌物混进痰里,就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呼吸道出血。
典型表现是刷牙或用牙线时牙龈出血,还可能有牙龈红肿、牙龈和牙齿之间形成“小口袋”(牙周袋)的情况。这种情况先去查口腔,医生用探针或内窥镜就能确诊。
肺结核:要警惕的“感染性原因”
如果痰里的血丝是细碎颗粒状漂着,还伴随下午低烧、晚上出汗(盗汗)、体重往下掉,得警惕肺结核。结核杆菌会引起肺部肉芽肿性炎症,破坏血管结构,导致断断续续出血。
目前我国肺结核防控做得不错,但耐药的情况还是要注意。确诊需要做结核菌素试验、拍片子(影像学)以及痰培养。
肺部肿瘤:不能忽视的“警示信号”
如果是鲜红色血丝,还伴随一直干咳、胸痛或者没力气,要小心肺癌等胸部肿瘤。肿瘤组织侵犯血管时,稍微有点刺激就会出血。有数据显示,早期肺癌患者规范治疗后,生存率能明显提高。
长期吸烟、工作中接触致癌物(比如石棉、苯),或者有肺癌家族史的人,要定期筛查,低剂量螺旋CT是常用的检查方法。
支气管扩张:慢性咳嗽的“老毛病”
如果痰又浓又有血丝,换姿势(比如从躺变坐)时更严重,常见于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反复感染会破坏支气管壁的结构,形成像血管瘤一样的改变,容易出血。这类患者大多有长期咳嗽的历史,早上咳痰的量会跟着姿势变。
做高分辨率CT能看到支气管像柱子一样(柱状)或者像囊袋一样(囊状)扩张,再结合肺功能检查就能知道病情轻重。
急性肺部感染:感冒发烧后的“炎症反应”
如果突然发烧、怕冷,之后出现痰中带血,大多是急性肺炎引起的——肺炎会让肺部毛细血管变得更容易漏血。病原微生物(比如细菌、病毒)侵袭肺部,引发炎症反应,红细胞漏出来就会形成血性痰。抽血检查通常会发现白细胞升高,用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会缓解。
一定要听医生的话规范用抗菌药物,别自己乱吃药,不然容易让细菌耐药。
三步教你排查,该什么时候就医?
- 先记症状:连续几天记下来血丝的样子(比如颜色、形状)、一起出现的症状(比如发烧、咳嗽),还有日常活动(比如有没有熬夜、抽烟),要注意区分是口腔出血还是呼吸道出血(比如口腔出血通常是牙龈或口腔黏膜破了,呼吸道出血可能伴随咳嗽)。
- 再做筛查:先查口腔排除牙龈问题,再根据全身症状选胸部检查(比如拍胸片或CT)。
- 分级就医:如果一天出血量超过50ml(大概一口痰全是血或者更多),或者伴随呼吸困难,赶紧去急诊;如果持续两周都没好,建议去专科(呼吸科或胸外科)看。
最后提醒:痰中带血可能涉及口腔、呼吸等多个系统的问题,别自己瞎判断。按规范流程检查才能找准原因,早干预早好。保持冷静、及时就医是最关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