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牙松动是成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之一。据调查,我国很多成年人都有牙周健康隐患,门牙松动是大家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门牙松动的程度不同,应对方法也不一样,需要分阶段处理,既不能过度治疗,也别拖着耽误病情。
轻度松动:晃动≤1毫米,先做基础治疗
如果门牙只是轻微摇晃(幅度不超过1毫米),通常是牙周炎早期的信号——牙龈下有牙石和菌斑堆积,导致牙龈发炎,牙槽骨的流失还不多(没超过牙根长度的1/3)。这种情况不用开刀,优先做基础治疗就能改善:
- 洗牙:清除牙龈上方的牙石和菌斑;
- 深层洁牙:用专业工具刮除牙龈下的牙石和炎症组织;
- 局部抗菌:配合医生开的局部抗菌药膏,控制牙龈炎症;
- 调整咬合:如果牙齿咬合不正(比如某颗牙总被“咬太狠”),医生会调整咬合关系,减少松动牙的受力。
多数人做完这些治疗,门牙松动会明显好转。之后要每3-6个月去医院做牙周维护,定期监测牙龈和牙槽骨的情况。
中度松动:晃动1-2毫米,需要联合治疗
如果门牙晃动幅度在1-2毫米之间,甚至有点上下动,说明牙周问题更严重了:牙龈下的牙周袋超过6毫米深,牙槽骨流失已经到了牙根长度的1/2。这时得多方法联合治疗:
- 清除深层炎症:医生会翻开牙龈,直接清除深层的炎症组织和牙石;
- 修复牙槽骨:填充骨材料,帮助流失的牙槽骨重新长回来;
- 固定松动牙:用特殊装置把松动牙和旁边的健康牙固定在一起,让松动牙“借力”恢复;
- gentle正畸:如果牙齿有点移位,用微创的正畸方法把它拉回正确位置,重建牙周支持。
治疗后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复查要求,定期检查牙周指标,才能延缓病情进展。
重度松动:晃动>2毫米,评估保留价值
如果门牙晃动超过2毫米,甚至明显歪了,还伴随剧烈疼痛,说明牙槽骨流失已经超过牙根长度的2/3,这颗牙可能没什么保留价值了。这时的处理原则是:
- 微创拔牙:用超声骨刀这类微创工具拔掉没保留价值的牙,减少对牙槽骨的伤害;
- 即刻种牙:拔完牙马上植入种植体,同时填充骨材料修复牙槽骨;
- 临时修复:当天就能戴临时牙,解决美观和吃饭的问题;
- 长期维护:之后要定期检查种植体周围的健康状况,避免炎症复发。
据临床统计,规范种牙后5年的成功率能达到90%以上,但一定要先把牙周炎症控制好——炎症没消就种牙,很容易导致种植体失败。
长期管理:牙周炎是慢性病,得坚持维护
不管是哪种程度的松动,治好后都要长期管理,不然容易复发:
- 日常护理:用电动牙刷仔细刷牙(每天2次,每次2分钟),再用牙缝刷清理牙齿缝隙里的菌斑;用含精氨酸这类有效成分的口腔护理产品;如果晚上磨牙,要戴咬合垫保护牙齿;每6-12个月去医院做专业牙周检查。
- 专业维护:医生会定期用探针测牙龈下的牙周袋深度,拍片子看牙槽骨有没有继续流失,根据情况调整治疗计划(比如加重的话,可能要再做深层洁牙)。
最后要强调的是,牙周炎是慢性感染性疾病,没有“快速治愈”的办法,得靠长期系统的管理。建议大家去正规医疗机构,让医生根据你的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别轻信什么“快速固牙”的偏方,也别因为怕麻烦就拖着不治,早干预才能保住牙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