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发现尿里有血时,要么吓得不行,要么不当回事,其实这都是认知误区。血尿是临床常见症状,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得结合伴随的身体表现一起判断,及时找专业医生评估特别重要。
为什么会出现血尿?
1. 妇科恶性肿瘤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恶性肿瘤,可能通过三种情况引起血尿:肿瘤直接侵犯泌尿系统、弄坏血管;合并感染破坏组织保护屏障;晚期肿瘤病灶坏死出血。这类患者通常还会有月经紊乱、阴道流异常分泌物、下腹部持续隐痛的情况。研究显示,晚期妇科肿瘤患者中,约10%-15%会出现泌尿系统受影响的表现。
2. 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感染时,炎症会让尿路黏膜红肿,毛细血管变“漏”,导致尿里有看不见的红细胞(镜下血尿)。结石移动时摩擦尿道黏膜,往往会出现肉眼能看到的全程血尿,还会伴有尿痛或腰绞痛。年轻女性因生理结构特殊,急性膀胱炎发病率较高,典型表现就是尿频、尿急,尿像洗肉水一样。
3. 全身性出血性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数量通常低于安全值(一般少于50×10⁹/L),除了血尿,还会有皮肤瘀青、牙龈流血等全身容易出血的表现。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时,骨髓造血功能受影响,血小板生成不足,可能导致泌尿系统出血。临床数据显示,约15%-20%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初诊时,就有泌尿系出血症状。
要注意观察哪些细节?
1. 血尿的特点
刚开始尿时带血,可能是尿道问题;快尿完时才有血,多是膀胱三角区异常;全程血尿要考虑肾脏或输尿管疾病。血尿颜色深浅和出血量有关,洗肉水样尿说明红细胞含量较高。
2. 伴随的不舒服
发烧、寒战常提示感染;腰部剧烈绞痛多是泌尿系结石;体重下降、乏力要警惕恶性肿瘤。女性还要特别注意,有没有月经异常、阴道异常出血的情况。
发现血尿该怎么做?
1. 先记录症状
建议大家记录血尿的出现频率、持续时间、颜色变化,以及是否伴随其他不舒服(比如尿痛、腰痛、发烧等)。女性要注意区分是尿里的血还是月经污染,避免混淆诊断。
2. 该做哪些检查?
第一次就诊通常要做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妇科常规检查。根据初步结果,可能还要完善:
-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A125、SCC等指标辅助妇科肿瘤筛查;
- 影像学检查:CT尿路造影能清晰显示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 血液学评估:查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必要时做骨髓穿刺。
3. 什么时候赶紧就医?
能直接看到尿里有血(肉眼血尿),要尽快去医院;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血尿(镜下血尿)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腰痛、发烧、体重下降等异常,一定要立即做系统检查。早诊断对恢复很重要,千万别自己吃药掩盖病情。
总之,女性尿里有血既不能过度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关键是观察血尿特点和伴随症状,及时记录并找医生评估,早发现原因才能早处理,避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