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常的尿液颜色一般是透明的琥珀色或者淡淡的黄色,就像泡淡了的茶水。但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尿变成茶色、酱油色,甚至像墨汁一样的黑色,可得警惕——这很可能是身体在发“求救信号”。这种颜色变化主要和尿里的特殊物质有关,比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或者某些代谢废物变多了。
为什么泌尿系统肿瘤会让尿变黑?
肿瘤在尿路里“搞破坏”,主要通过3种方式让尿变色:
一是肿瘤“戳破”血管——肿瘤长得快,表面的新血管特别薄,稍微动一下(比如弯腰、走路)就会渗血。血在尿路里待得越久,红细胞破裂释放的血红蛋白会和氧气反应,变成黑色的高铁血红蛋白,尿也就跟着变黑了;
二是肿瘤“侵占地盘”——肿瘤往周围组织生长时,会碰到输尿管、肾盂的毛细血管,慢慢渗血。这种出血不是一下子流很多,而是一点点“积”起来,尿色就会逐渐变深;
三是肿瘤加感染“双重打击”——得肿瘤的人免疫力通常比较弱,容易并发尿路感染。细菌的代谢物和血混在一起,会形成硫化铁这种黑色物质,让尿的颜色更“深”。
尿变黑≠得肿瘤,这些情况也会“冒充”
其实,尿变黑不一定是肿瘤,还有不少常见情况会“混淆视听”,得学会分清:
- 红细胞“碎了”:溶血性贫血——比如输血输错了血型、得了疟疾,或者有遗传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的人,红细胞会大量破坏,血红蛋白跑到尿里,尿会像洗肉水甚至酱油色;
- 肌肉“溶了”:横纹肌溶解症——突然做剧烈运动(比如第一次跑马拉松)、被重物压到肌肉(比如车祸压伤腿),肌肉细胞会破裂,里面的肌红蛋白流进血液,尿会像浓茶色,还会伴随肌肉疼、没力气;
- 吃错东西或药——有些抗生素、泻药,或者大量吃甜菜根、黑芝麻,也会让尿变色,但这种情况停了药或食物,尿颜色很快就能变回来,而且做个尿潜血试验就能分清是不是真的血;
- 其他代谢问题——比如某些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代谢废物排不出去,也会让尿变黑,但这种情况很少见。
发现尿变黑,先做这3步
如果真的遇到尿色异常,别慌,按这3步来:
- 先记清楚细节——什么时候第一次发现的?颜色是越来越深还是变浅?有没有跟着腰痛、发烧、肚子胀?最好用手机拍张照片(比如对着白色马桶拍),给医生看更直观;
- 查尿常规——赶紧去医院查个尿,重点看3个指标:红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尿胆原。如果尿里有潜血,但显微镜下没看到完整的红细胞,可能是血红蛋白尿(比如红细胞碎了);
- 做影像检查——如果尿常规有问题,医生可能会让你做泌尿系统B超、CT或者MRI。40岁以上的人,最好再加个膀胱镜检查,直接看看膀胱里有没有肿瘤。
高危人群要注意:这5件事能防患于未然
有些朋友是泌尿系统肿瘤的“高危选手”,比如长期抽烟的人、在化工厂接触化学物质的人、家里有人得过膀胱癌/肾癌的人,得做好预防:
- 每年做1次泌尿系统B超;
- 每半年查1次尿细胞学(看看尿里有没有异常细胞);
- 每天喝够2000ml水(差不多4瓶矿泉水),别让尿太浓;
- 尽量别碰芳香胺类化学物质(比如某些染料、橡胶制品里的成分);
- 如果尿里带血但不疼,而且持续超过2周,一定要马上看医生——这是膀胱癌的典型信号。
最后要提醒的是,如果尿变黑的同时,还摸到腰上或肚子上有肿块,或者体重突然下降(比如1个月瘦了10斤),一定要赶紧去医院。其实早期膀胱癌的5年生存率很高,但如果拖久了,治疗效果会打折扣。所以只要发现尿色异常,别不当回事,早检查、早处理才是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