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作为美国大型制药企业主要制造基地超过半个世纪的波多黎各,现正吸引寻求设施、财政激励和人才的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随着美国对印度和中国等核心制造中心征收高额关税,更多企业选择投资本土设施,而波多黎各已具备承接药物制造产业转移的成熟基础设施。
根据波多黎各投资促进机构Invest Puerto Rico首席执行官Ella Woger-Nieves介绍,该岛长期为强生、礼来、安进和百时美施贵宝等制药巨头的生产基地,每年向120多个国家出口超500亿美元的生命科学产品。"这里既能获得美国本土管辖的可靠优势,又具备极具成本效益的运营结构和高素质人才库。在全球贸易动荡凸显美国供应链脆弱性的当下,波多黎各正成为传统回流政策的安全替代方案。"
依托"美国药房"的悠久历史,该地区正在生物医药创新领域建立新声誉。凭借生物制造的专业能力,波多黎各已建立生产基因疗法、细胞疗法等复杂药物的完整体系,并覆盖先进药物开发所需的全部流程。"新兴生物技术企业能在这里借助成熟的产业生态和卓越的商业遗产实现跨越式发展,"Woger-Nieves强调。
该地区正通过包括最高50%的研发税收抵免在内的税收优惠政策,构建抵御政策波动的产业环境。从制药企业到物流服务商,生命科学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细胞疗法产业崛起
CytoImmune Therapeutics首席执行官Jose Vidal(曾任安进在波多黎各的制造业务负责人)与首席医学官Michael Caligiuri医生,将公司从岛上的小型临床前实验室发展为已进入肺癌自然杀伤细胞疗法二期临床的完整研发机构。通过人才回流效应,企业已构建全球独有的"研究-制造"双向人才体系。
"我在岛上运营四十年建立了完善的产业网络,波多黎各人更愿意在此生活,因此当邀请前同事重返时都欣然接受,"Vidal表示。尽管当地基因工程等新技术基础设施起步较晚,但CytoImmune已建立满足300万人口医疗需求的本地临床试验体系。
该企业专注于"即用型"同种异体细胞疗法(区别于需患者自体细胞的个性化治疗)。Vidal指出,虽然融资仍是挑战,但凭借专业人才储备和政策支持,波多黎各正迎来重塑制药产业格局的历史机遇。
【全文结束】

